大爭之世

第二卷 曲阜春秋 第091章 颯沓如流星

齊國自管仲設立女閭(妓院),各國紛紛仿效,目前從規模上來說,仍然是齊國最大。慶忌和豆驍勁入城以後,就到了齊國女閭集中地。這個齊國的“紅燈區”橫縱交叉幾條大街。處處都是娼寮妓院。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鶯鶯燕燕。脂粉飄香。此處的人成份複雜。彼此又不會探問對方身份,乃是最好的藏身所在。

慶忌兌了些齊國刀幣交給豆驍勁,對他笑道:“方才所見,此處妖嬈美麗的女子極多,這一路奔波辛苦了,你可要尋一家去處,一嘗銷魂溫柔滋味?”

豆驍勁苦笑道:“公子,卑下這兩條腿都麻了,已經騎了一路的馬。現在可是沒有力氣再騎胭脂馬了,還是公子的大事要緊。”

慶忌哈哈大笑,說道:“好,咱們找一傢俬寮,扮做販馬地客人,且休息一下。待養足了精神,再去外面尋訪他地下落。”

豆驍勁道:“公子,卑下不累,咱們現在就去。”

慶忌搖頭:“不行,怎麼也要先行住下,寄存了馬匹,再沐浴歇息一下。事情越是著急。到了緊要關頭越要沉得住氣。以免功虧一簣。”

二人牽著馬沿街而走,一見這麼兩條粗獷大漢。兩旁青樓女子倚杆招手,媚眼飄飛,想要吸引了他們進去。兩人只是不理,一路前行,沿著衚衕走得深了,瞧見一戶人家,院落不大,卻顯幽靜,門口懸著一盞梔子花燈,表明這是一傢俬寮。

豆驍勁上前拍門,片刻功夫一個嬌小玲瓏的女子迎了出來,身穿一襲緋色衣裳,瞧模樣面板白嫩,眉目俊俏,配著那嬌小的身材,香扇墜兒一般可愛,不過看模樣該有二十五六歲年紀了。

她當門一立,瞧見門口兩個威風凜凜地大漢,自己身高只到他們胸部以下,不禁吃了一驚,她把媚眼兒一飛,一手輕撩長髮,吃吃媚笑道:“喲兒,兩位大爺肯來照顧人家生意,人家歡喜地很,可是……你們這般威武的兩條大漢,人家一個小女子,怕是要應付不來呢。”

這樣人物慶忌自然不會上前答話,豆驍勁把眼一翻,兇巴巴地道:“少廢話,開妓寮的還怕鳥兒大。我們爺們剛到臨淄,看中你這院子清靜,要在這兒住兩天而已。把燈摘了,錢是不會少了你的。”

說著,一摞沉甸甸的刀幣已經放到了她的手裡,那女子眼睛一亮,立即欣喜道:“使得,使得,兩位大爺快請進來。哎喲,怎麼還有四匹馬呀。”

豆驍勁悶聲悶氣地道:“馬料錢我會付的,擔心什麼,摘了燈把院門兒關了,燒水做飯,爺要休息一下。”

慶忌不聲不語地進了院子,四處打量,只見小院倒還乾淨,左牆角一隻雞籠,養了幾隻老母雞,正在院中散佈。右邊有一口水井,牆根下植了一棵棗樹,滿樹棗兒,壓彎了枝頭。一壟三間的房子,中間堂屋門開著,進屋通向左右各有一間。

“姑娘怎麼稱呼啊,這院子就你一個人住嗎?”慶忌看看院中情形,隨口問道。

那女子提了燈關門進來,聽見他問,上下一打量,這個虯鬚漢子五官英俊,語氣溫和,比那一個更加入眼,心中便有些喜歡,於是湊到跟前,柔聲說道:“小女子名叫舒兒,這院子只是小女子一個人住著,極是清靜。”

“不知兩位爺上下如何稱呼?”

慶忌淡淡一笑:“我姓席,他姓竇,都是販馬的客人。”

“哦,原來是席爺,竇爺,”她粉腮微紅,盈盈地飛了慶忌一眼:“兩位爺若是需要舒兒侍候,那是舒兒地本份。可要同時侍候兩位爺,也太辛苦了些,席爺你看是不是……”

她看出來兩人裡這個姓席的才是說了算的人,想再多討些錢來,豆驍勁跟上來,在她圓滾滾的屁股蛋子上狠狠捏了一把,笑罵道:“怎麼跟小母雞似的咯咯嗒嗒沒個完了?要不要爺幫忙,幫你下個蛋出來?***,快去燒火做飯,準備熱水。”

舒兒誇張地嬌呼一聲,捂著臀部跳開,頭前跑進屋裡去了。

豆驍勁對慶忌乾笑兩聲,小聲說道:“公子,對這樣地女子,就得粗魯一些。要不然就不象販馬漢子了。”。

慶忌笑道:“再粗魯一些也沒關係。只要別讓她來纏著我就好。”

他仰頭看看天色,說:“走,進去歇息一下。就在這兒住下來。等天色晚一些我們再去打探訊息。”

“諾!”豆驍勁答應一聲,去馬上把包裹了兵器的沉甸甸布囊取下來,提進了屋子。

慶忌吃了飯,又在熱水桶裡好好洗了個澡,一身輕鬆上榻躺下,一覺睡醒的時候只覺精神充沛,渾身舒泰。他事先照應了一句,不知道豆驍頸跟舒兒怎麼說的,那風騷娘們果然沒來糾纏他。

慶忌抻了個懶腰。著衣起來,走到堂室,見幾案上放著一壺水,斟了一杯喝了,不見舒兒和豆驍勁的身影,他走到另一側裡屋入口。掀起門簾往裡一看,只見榻上躺著舒兒,赤著白羊兒般的身子,豆驍勁覆在她地身上,黝黑地屁股蛋子正象搗臼似地忙活個不停。

舒兒纖纖十指在他背上抓來抓去,給溺了水似的,嘴裡不斷呻吟:“唉呀。受不了。舒兒好舒服,爺用力、再用力……”

豆驍勁一邊咬牙切齒地使力。一邊低聲咒罵:“閉嘴,不許浪叫,莫要吵醒了我地夥伴。”

慶忌好笑:“這貨,說地義正辭嚴,終究還是禁不住誘惑,到底把她上了。也罷,且讓他快活一時再說。”

慶忌摸摸鼻子,放鬆了腳步走出堂屋,站在棗樹下養神,想著瀝波湖的替身能否瞞過季氏耳目,想著梁虎子和英淘那一班人能否成功刺殺吳國使節,沉思良久,後邊忽聽語聲,扭頭一看,只見豆驍勁繫著袍子正走出來,後邊跟著舒兒,滿臉春色,衣衫不整,手裡端著一個陶盆,想是要打水清洗,一眼瞧見他在,豆驍勁頓時有些尷尬地站住,手在背後急打手勢,舒兒連忙紅著臉,端了盆又逃回屋裡。

豆驍勁迎上來,訕訕笑道:“公子,呃……卑下……,那娘們兒一勾引……”好啦好啦!”慶忌笑著擺擺手:“懶得理你那狗皮倒灶的事兒,快點收拾停當,咱們去臨淄大街上逛逛。”

“是是!”豆驍勁飛也似地逃回屋裡,不一會兒穿戴整齊,提了兩口劍出來,慶忌與他各佩了口劍在肋下,豆驍勁又去囑咐了舒兒幾句,兩人便出了小院,走到了大街上。

走出女閭集中地,兩人又扮作販賣香料的客人,向人打聽臨淄重要人物的住處。貴族人家,喜歡用銅鶴盛裝椒蘭香料,使那焚燒時產生的香氣裝點居處氣氛。臨淄的富族,都有固定的香料來源,不過臨時來到臨淄做客的貴人,上門兜售香料生意地商賈,就有很大機會做成買賣,因此二人專門詢問這些貴人的住處,並不引人懷疑。

兩人一路走,一路打聽,透過一些表象,對齊國現在的政局也能有些初步的瞭解。齊國無疑是富庶強大的,而且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穩定。作為東方第一大國,足以傲視天下任何一個諸侯,齊公姜杵臼是一代明君,晏嬰是一代賢相,君臣相得,治理得齊國僅次於桓公管仲之世。

然而實際上平靜之下暗流湧動,危機同樣四伏。如今的世道,諸侯公室強於周天子,世家權臣強於諸侯公室,種種危機便也預埋下來,隨時一解即發。齊國同魯國不同地是,齊君還是擁有相當大的實力,並掌握著一支強大的忠於公室的軍隊的,這使齊君仍能控制住齊國內部的幾大世家,並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制衡彼此。

然而齊國地世家與世家之間,世家與權相之間,照樣明爭暗鬥,猶如地底地岩漿奔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演變成一場大禍。高、欒、鮑、田四大家族一方面明爭暗鬥,爭寵於齊君面前,同時四族又時而沆瀣一氣,與齊君面前第一權相晏嬰爭權奪利,做殊死鬥爭。晏嬰也算極有手腕的一位宰相,面對四大家族乃至許多依附於四大家族地貴族宗派們的聯手攻擊,他總能有驚無險,穩佔上風。

這些內部傾軋,幾方勢力都有意識地把它藏於幕後,瞞著普通的庶民,瞞著高高在上的齊君,並不願意讓他們知道彼此之間的矛盾。所以這次晏嬰大壽。那些對晏銼子恨之入骨,巴不得他一口氣不上來,就一命嗚呼、駕鶴西歸的世家家主們。都維持著彼此表面上地客氣和熱情。紛紛攜帶重禮趕到臨淄,參加他地大壽喜宴。

因為這些貴族家主都有各自的封邑,許多人在臨淄並沒有自己的別居住處,所以目前這些趕赴都城地賀客貴人大多住在城東館驛之中,一時間那裡貴人云集。慶忌與豆驍勁問明魯君姬稠也住在館驛區,便一路向那裡行去,觀察附近環境,打探魯君姬稠地具體住址。

前方出現一片館宇樓閣,過了前邊那座橋。就要步入館驛區了,此處的戒備明顯森嚴起來,除了各大世家的家將武士守住一座座館驛,還有晏嬰派來的齊國公室士兵維持秩序。橋這邊人流如潮,橋那邊走動的人卻寥若晨星,看這情形。並不易混進去。

慶忌正隨著人流慢慢行走,觀察著對面的情形,後邊十餘輛馬車駛了過來,高頭大馬,香車寶飾,車上簾籠垂下,也看不出又是哪位貴人到了。慶忌與豆驍勁忙避到路旁。

豆驍勁低聲道:“公子。看這情形不太好辦啊,對面戒衛森嚴。河水離館驛區有百十步的空間,一走過去,便先要被人發覺了。”

慶忌點點頭,看著高高的車輪轆轆而過,他心中忽地一動,低語道:“眾目睽睽之下,這樣是過不去的。許多世家貴族今日剛剛趕到臨淄,有地來的晚些,有的先去探親訪友,會在晚上才到。我們晚上來,或可想辦法藏身車下混進去。”

兩個正低語著,頭頂“啪”地一聲炸鞭脆響,一輛馬車上的車伕高聲喝道:“站遠些,站遠些!”兩人怕引人注意,急忙又向旁閃了閃。。

任若惜坐在車內痴痴出神,眉宇之間一片淡淡的憂傷,聽到呼喝聲,她不經意地向外面瞟了一眼,隔著簾籠隱約看見一個男子背影,竟然酷似她夢中所思之人。任若惜嬌軀一震,幾乎便要掀開簾籠高聲喚他,但是手指觸及竹簾,一下子又清醒了過來:“唉,我真是糊塗了,他……他怎麼可能在這裡……”

任若惜嘆息一聲,按緊胸口,心中隱隱有些作痛,她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父親信中的話:“女兒,吳王近來忙於伐楚迫魯,剷除後患,似無對付我任家之意。但為父獻兵甲器具於他測其心意,闔閭神色淡淡,不喜不慍,令人難以揣度心意。相國伍員,心性兇狠,為人果決,但有一絲隱患,絕不放過,乃目不揉沙地人物。有此一君一臣,為父預料,一俟外患解除,任家滅頂之災至矣。

如今掩餘、燭庸已敗,吳軍陳軍邊境以制魯,闔閭外患一去,屠刃必將加諸我任氏一門,勿必儘快尋一退路,否則任氏滿門,上下千餘族人,恐怕將落得個男丁盡絕,女子盡充奴婢的下場。

齊國望族,國、高、欒、鮑、田等諸大族均可攀交。其中,田家家主位居齊國上卿,田姓旁支孫氏家主孫憑是齊國中卿,田家庶支出身的田穰苴爵雖是下卿,卻官至司馬,兵權在握。一門三卿,權柄極重。

孫氏乃田姓旁支,與我任家又同為樂安名門望族,為父聽說,孫憑有子,名武字長卿,正當壯年,博學多才,且尚未婚配。故此為父已修書於家主,央其出面為女兒說親,若與孫氏結親,便可依附田氏,則我任家後顧無憂矣。”

ps:以下未算字數。本章九千多字,一章頂三章,不拿章節數炫眼了,大家心裡有數就好。目前月票增長就象俺的頸椎和老腰一樣疲軟,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要根據身體狀況適當調整一下寫作進度,以身為根本,這樣做最大的作用是調整好心態,只要寫的快,我照樣會多發,不會根據月票多少做調整地,謝謝大家。

在此說明一下有關孫武,孫武生卒年月不詳,依史上記載,只知與孔子大略同時代。甚至孫武地家世,到底是不是陳國陳氏一脈傳承,最後改田氏,再分出別支孫氏,目前的研究資料都無法做最終確定。百度中曾見有人列出孫武一生地詳細資料,哪一年生,哪一年死,哪一年在什麼地方,都詳詳細細,實乃以訛傳訛,不足為憑。目前對孫武採用最多的身世生卒資料,是《新唐書卷七十三下》的說法。但是此卷中同樣不曾確定他的具體生年,只是大略確定伐楚時大概在三十左右,同樣只是揣測,故此本人大膽發揮,考據黨可以休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