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旨,馬城恭恭敬敬站在父親身邊。
傳旨太監又笑著道:“五公子明日便隨咱家啟程吧,瀋陽那裡周大人,也是要進京面聖的。”
馬城應命,上首老父又擺出嚴父架子,板著臉訓斥:“多帶點兵護著周部堂,到了京城聽周大人的。”
那傳旨又小聲道:“聖上還說了,讓五公子的如夫人也進京吧,怪可憐的。”
馬城先是錯愕然後會意,如夫人說的是敏月吧,金臺石好歹也是皇明親封的貝勒,雖然死了,總要安撫一下其子女。馬城苦笑,這房小妾娶的動靜越來越大,現在連皇上都知道了,不娶也得娶了。
白青華自成親後越來越臃懶,自是不會跟著去京城吃苦,於鳳君雖對京城繁華期待已久,早有心去京師見識,奈何如今靖安堡已離不開她的那筆小楷,糧草週轉,各莊各堡因取水,耕地糾紛都需要她一筆裁決,但凡那筆秀麗小楷一出,各莊各堡便絕無二話。
這位夫人也不是亂來的,每一筆判決都是按照大明律,公正無比。
久而久之,這筆小楷倒比衙門政令還管用。
於鳳君無奈,只得命白青華打點了衣服包裹,連敏月也置辦了十幾件行頭,才依依不捨出堡送別。馬城騎在馬上擺一擺手,輕夾馬腹,狠心不去看妻妾朦朧淚眼,帶著親兵衛隊出廣順關奔瀋陽而去。
因這一路上很不太平,隨行衛隊便規模不小。
兩隊長弓手,兩隊神機營軍士,一百葉赫精騎,加上丁文朝在內三十名親兵,每人都是雙馬配備,三百餘人倒配備了六百多匹馬,出了廣順關便全速朝瀋陽飛馳,身負聖命是萬萬耽誤不得。
進至瀋陽巡撫衙門,周永春早打點好行裝等著了。
再見面是兩人關係已大為不同,如今馬林與周部堂身份相若,馬城也有資格被部堂大人稱一聲賢侄了。馬城自是不會拿大,仍恭恭敬敬口稱部堂大人,再三謝過部堂大人維護之恩,還被請至內宅見過了周夫人行了晚輩禮,信誓旦旦保證護得周部堂安全,周夫人對這晚輩倒是極親熱的,也極放心。
開原大捷,眼下已成了瀋陽城中熱門話題,但凡青樓妓館,茶莊酒肆中,市井路人,文人雅士開口必是開原馬氏,名將之後國之干城也。就連深宅中周夫人也知開原馬五的威名,擅使一杆大槍當著披靡,有萬夫不擋之勇。
周永春隨行只有百餘名護衛,也俱是遼東精銳之士,卻總是多了點油滑氣息。和馬城麾下精銳一個比較,周部堂的護衛親兵便上不了檯面了,周永春帳下原本是有一支精銳標營的,可惜那支標營在第一次撫順之戰就全軍覆沒了,連總兵張丞蔭都戰死了,眼下,周部堂確是急需一支心腹兵馬。
十餘名馬城親兵在前面開路,周永春讚道:“開原團練,果真勇猛。”
馬城輕笑道:“大人謬讚,都是家父練兵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