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信吧,她是正兒八經京都的高中畢業生,腦袋瓜靈活,記東西快,像是之前在公社折騰動靜極大、影響到社長選拔的急救手冊,就是人家小嘴叭叭背出來的。
再者人家年紀是小,但她現在已經是公社農副廠的廠長,手下有兩百多號的員工,巡演團隊在村子裡、公社、縣城、省城一層層表演,聽說馬上受邀去其他省市呢。
能力擺在跟前,他們又不得不對她投入七八成的信服。
安知夏沒有開口,這是個大事,其實她心裡也沒有多少成算,只憑藉著電子圖書和專業書裡詳細的指導法子。到底成效如何,也得看現實情況,相信有著後人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他們勝率很大。
“知夏,”村長想了許久,跟村支書湊在一起咬了會耳朵,才開口道:“你方不方便跟我們說說怎麼稻田養魚法,讓我們心裡有數,看看還有哪些補充不?當然,如果我們用了你的法子,一定不會讓你瞎忙活;如果我們沒有用你的法子,那今天我們聽到的東西,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來,絕對不會洩露!”
大傢伙紛紛點頭,堅定地附和著。
安知夏笑著說:“其實也沒什麼保不保密的,這是惠及大家的法子,本來就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就該讓大傢伙都知道。不過呢,我希望咱村子裡用了這個法子,出產的魚除了自家吃,其他的能夠賣給我們廠子。”
“養的魚有地方收購,是再好不過的,這你就將心放進肚子裡去,”張支書保證道。
安知夏便開始詳細地從農田建設開始說起,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她還拿出筆和紙,在上面寫寫畫畫。
水田的選擇、加高加固田埂、開好魚溝魚坑、做欄魚柵、消毒和施肥,再到養殖、管理,以及如何處理稻魚的矛盾。
每說一項,大傢伙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發出驚奇的感嘆聲,農田如此建下來,不僅能夠便於魚的驅趕,解決稻魚的矛盾,還能增強田地抵抗旱澇的能力。雖然魚苗投放不多,但能讓村民多點打牙祭的魚肉,每年每個人多收入幾十,更重要的是糧食增產,他們覺得日子好得能讓人現在就淚水盈眶了。
“好好好!”村長連著說了三個好。
村支書也不住撫掌點頭稱讚,“小安廠長的法子,我瞧著應該比臨縣那幾個村的還要妙,也不是那些專家能夠比的。咱老祖宗們就是厲害,只可惜,”說到這裡大家都有些沉默。
老祖宗們的東西大多都入了廢品站,經著風吹雨打,漸漸地永遠地失傳了。
不過大家很快就調整過來,激動地決定要嘗試一番,只是拿多少地嘗試呢?
村長和村支書又開始咬耳朵了,激烈地說了好大一會。
村長深吸口氣說:“知夏,像你說的這麼建設農田,我們能及時收放魚,就不怕它們把秧苗給糟蹋了。我們考慮的問題在你看得書裡都給解決了,剩下的只是拿到現實裡,看看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們倆準備跟村子裡幾個老爺子商量商量,明天就做出決定。”
“行,我沒叔叔你們懂田裡的事情,到底這些法子可不可行,還是在你們的決定。不過呢,如果你們不放心,可以先拿幾畝地做下實驗,畢竟有成功的案例擺著,咱得嘗試一番,萬一成功了,那將會帶給村民不少的利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