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霸主

第六十二章 飛速發展

袁宜原本是會稽人,聽聞東陽縣招募匠人,他就前來應聘了。

他確實得到了重用,每天負責作坊的生產。

前兩天,他的好友許成興沖沖地找到他,向他借幾個燒磚的好手。

這倒是沒什麼,可是那傢伙竟然在他面前炫耀,見到了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還稱讚許成是堪比魯班的大工匠,對此,袁宜嗤之以鼻。

見到刺史是真的,稱讚肯定是假的。

不過,真的好像見一見那種大官。

“哪位是袁宜?跟我走一趟,大人要見你!”

一名軍士穿著的官爺道。

袁宜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結果他看到了兩張一生難忘的圖紙。

“能做出來嗎?”劉可問,這當然是曲轅犁和筒車的圖紙。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這玩意從唐朝發明一直沿用到清朝,是古代農耕技術成熟的重要標誌。

而筒車,是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這兩樣東西面世,農業將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當然能!”袁宜哆嗦道。

“普及和推廣下去。”劉可淡淡地道。

“此等大功,小人消受不起!”袁宜撲通跪了下來。

“讓你辦就去。”劉可不耐煩地擺擺手道。

袁宜一臉遊離地走出來。

改善農業只是劉可的一部分計劃,畢竟他要養活更多的人。

自從坐實他揚州刺史的身份,無數的流民聚集到東陽。

一下子擴充到了五十萬人口!

一些太守知道流民要往東陽趕,甚至派發了口糧,就是為了把這些掃把星請走。

一來,吏治清明,二來,又可以討好新來的刺史。

你看,我們都開倉放糧了。

在此期間,劉可收到了不少禮物。各地太守都很積極地派來使者送禮,至於政務上的事,隻字不提。

也就是說,他們只願意把劉可高高地捧起來,不願意他插手政務。

劉可也很“識趣”,只要糧食足夠,其他的事一點也不多管。只是偶爾當著使者的面說:這禮物是不是太輕了?

劉可不管政務,但是對於擴軍,他可是最積極的。

一聲令下,軍隊擴充到了五萬人。

虎衛軍一萬人,統帥趙雲。

陷陣營五千人,統帥高順。

東陽騎營五千人,統帥太史慈。

射聲營五千人,統帥黃忠。

重騎營三千人,統帥張郃。

近衛營兩千人,統帥典韋。

以下為守備部隊:

東陽衛一萬五千人,統帥管亥、糜芳。

鐵牛衛五千人,統帥廖化。

典韋一直以來都不是帥才,所以這次他主動讓位,統帥只有兩千人的近衛營,專門保護劉可。

他早就想這麼幹了!

跟著劉可衝鋒才是人生快事。

至於射聲營,清一色的弓箭手,配備了元戎弩。重騎營當然就是以重騎兵為主,不過裝備沒有齊全。

黃巾之戰後,劉可的名望已經傳到了各地,他趁機和公孫瓚做了一筆軍馬交易。鑑於公孫瓚的人品,劉可直接用精鋼武器交易,至於鎧甲他僅僅附送了幾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