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武仙

第88章 以武代李進行時

李令月先是扔出一張命令,接著扔出半本秘籍:“紙上是命令,即刻動身前往嵩山,以‘御屍’之術,給本宮查清楚棲霞草堂的情況,不需要你們真身前往,我要的是訊息!這半部《五鬼搬運術》是你們師門絕學,事成之後,另有半部,去吧。”

五人俯首領命,身形如煙般消散。

——他們不死不活,本就是半人半屍的存在,即便遇上劇毒,亦能全身而退。

李令月眸光微冷:“我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裝神弄鬼!”

同時,再寫一張便籤外加通行符節,命心腹傳到宮中,交給上官婉兒,請她到迎仙宮秘閣藏書中調閱有關《丹鼎卷》的詳細資料。

這也是她監理祭典的賞賜,若非如此,就算是她,想進迎仙宮秘閣看書都得先請示才能獲准進入。

安排好這些事。

她拿起了另一份比較棘手的資料,有些頭疼,上面寫的赫然是——《請立魏王武承嗣為皇太子表》!

十月二十九日清晨,發生了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繼武三思獻“世外仙真”,武承嗣當眾喊出那句“連這等世外仙真都來歸附,足證陛下繼大統乃奉天承運!更昭示我武氏當國,順天應人!”之後的第三天。

趁熱打鐵的後招來了!

洛陽平民王慶之率千餘百姓於宮門前獻萬民書,請願立武承嗣為太子。

並得到了武皇召見。

“洛陽布衣臣王慶之(《唐六典》記載「庶人上書,稱臣某」),昧死謹奏:伏惟陛下承天革命,鼎新武周,然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遂請立魏王武承嗣為皇太子以固國本事,臣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王慶之於早朝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獻上了那封所謂的“萬民書”。

“伏惟聖神皇帝陛下承天御極,革唐命而建大周,開萬世之基業,立千古之新統。臣等草芥微末,本不敢妄議國本,然念及社稷安危,不得不冒死上陳,伏望聖裁。”

“臣聞《春秋》之義,‘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今陛下既以武氏代唐,君臨天下,則宗廟血食、江山承繼,自當純乎武姓。若以皇嗣繼統,實乃以李嗣武,非類相承,恐神靈不享,宗廟無主,豈有易姓革命,而終歸他族者乎?”

“魏王武承嗣,陛下之親侄,太祖(武士彠)之嫡孫,血統純正,德才兼備。若立為儲君,則大周國本永固,天下鹹服。若仍以李氏子為嗣,則恐千秋萬歲後,人心思唐,社稷動搖,今誰有天下,而以李氏為嗣乎?”

“陛下以聖德代唐,建號大周,若傳位李氏,則革命之業將隳,先帝之志未伸。往者徐敬業、李貞等逆賊,皆以‘匡復唐室’為名,煽亂天下。若立武氏為嗣,則奸雄無詞可借,四海永絕覬覦之心也。”

“魏王武承嗣,忠孝兩全,夙夜勤恪,協贊聖朝,功在社稷。若得正位東宮,必能上承聖意,下安黎庶,使大周基業,傳之無窮。”

“臣等愚昧,唯知效忠聖主,願陛下察納雅言,早定國本,則天下幸甚,武氏幸甚!”

“臣王慶之等頓首再拜,謹奉表以聞。”

王慶之的破鑼嗓子在殿中迴盪,那捲萬民書被兩名力士顫巍巍地抬進大殿。

出事了!

文武百官一片肅然,幾位年邁的大臣不約而同眉頭緊皺。

武承嗣立於諸王首位,面色沉靜如古井,蟒袍廣袖中指尖微動。

“臣附議!”

突然,中書舍人張嘉福出列高聲道:“王慶之所言極是!不老仙師現世,已證武氏當國順天應人!合該立武氏血脈為儲,方顯正統永續、天命所歸!魏王殿下乃太祖嫡孫,忠勇無雙,若得正位東宮,必能使神器有託,國祚綿長!”

他話音落下,十餘位武氏黨羽立即齊聲應和:“臣等附議!”

聲震屋瓦!

武三思這才出列,紫袍玉帶紋絲不亂,行禮道:“臣請陛下明鑑,自古神器當歸正統,魏王乃武氏嫡脈,德配天地,今有仙師現世,萬民請命,此實乃天意昭昭!”

武攸宜緊隨其後,聲如洪鐘:“臣附議!陛下革唐立周,當以我武氏血脈承繼大統,魏王殿下忠孝兩全,正合儲君之選。”

武懿宗同樣出列,聲音簡短鏗鏘:“臣以為,魏王當立!”

這一出搞得聲勢浩大。

狄仁傑眉頭緊皺,岑長倩忍不住了,鬚髮皆張,聲如雷霆炸響:“荒謬絕倫!”

老宰相一步踏出,腳下青玉地磚竟微微震顫,他直指武氏眾人,喝道:“皇嗣已在東宮,仁孝著於四海,德行聞於九州,爾等今日竟敢妄議廢立,是要動搖國本嗎?!”

他轉身向御座重重叩首,額頭撞擊地磚發出悶響:“陛下!《春秋》有云:‘太子,國之根本’。今皇嗣既無失德,又無大過,豈可因一二方士之言、市井之請而輕廢?若開此例,後世奸佞群起效仿,我大周江山危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