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帳凝固的呼吸聲中,小黃門繼續朗聲宣讀——
“張繡,擢典軍校尉,賜爵都亭侯,食邑三百戶,賞金五百鎰、絹帛百匹!”
“特,相國董卓,總戎機而運籌帷幄,遣良將以蕩寇氛,功在社稷,加封郿侯,增食邑三千戶!”
“其麾下將士——”
“戰歿者,恤其家三年糧秣,子嗣免賦十年。”
“傷殘者,授良田二十畝,終身免徭役。”
“餘眾皆晉一級,賜三月雙餉,特犒牛酒布帛!”
聖旨的最後部分,在近萬普通將士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無數士兵激動得滿臉通紅,壓抑著聲音,生怕在御前失儀。
小黃門收起聖旨,目光掃過全場,高聲喝道:
“爾等當念朝廷恩德,效張遼之忠義、張繡之勤恪,戮力王室,共靖四方!”
......
小黃門話音落下。
整個大營先是死一般的寂靜,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將軍威武!”
“謝陛下隆恩!謝相國隆恩!”
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這一刻徹底釋放。
無數將士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的血沒有白流,他們的犧牲得到了最豐厚的回報。
張遼和張繡重重叩首,聲音嘶啞:“臣,謝主隆恩!”
董卓親自上前,將二人扶起,臉上堆滿了笑意。
他舉起酒杯,高聲道:
“來,諸位將士,隨本相共飲此杯!”
“為我西涼的忠義無雙張文遠,為我大漢的後起之秀張佑維,幹!”
“幹!”
聲浪震天。
董卓一飲而盡,隨即擺了擺手,佯裝不勝酒力:
“本相老了,喝不得這許多。你們年輕人繼續,盡興便好,不必管我!”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被眾將圍住的張遼,轉身便在親衛的簇擁下離去。
相國一走,場中的氣氛反而更加熱烈。
一些身有要務的將領,相互敬了一輪後也匆匆告辭。
但更多的人,則圍向了新晉的平東將軍張遼。
“張將軍,末將敬你一杯!”
“文遠兄,恭喜恭喜啊!”
張遼瞬間被淹沒在恭維與敬酒的人潮中。
他想去跟呂布聊幾句推心置腹的話,卻發現那個位置上早已空無一人。
呂布不知何時已經離開,走得無聲無息,連一句場面話都未曾留下。
不遠處的高順,一口悶了酒碗中的茶水。
他看了一眼呂布離去的方向,又看了看被眾人簇擁的張遼,眼神中閃過一抹黯然。
隨即起身悄然離去。
只不過他離去的方向,卻與呂布截然相反。
......
回城的馬車上,李儒與賈詡相對而坐。
車廂內光線昏暗,氣氛卻不沉悶。
“文和。”
李儒終於忍不住,率先開口,
“今日這事,你怎麼看?”
賈詡捻著自己灰白的短鬚,眼皮都未抬一下。
他慢悠悠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