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頭,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個立馬於陣中,指揮若定的少年將軍張繡。
又看了一眼身旁正在重新整隊,準備死戰的張遼。
曹操的心中,不由得生出萬千感慨。
董卓麾下,猛將如雲,良才輩出!
無論是沉穩善戰的張遼,還是這個應變神速的少年將軍張繡。
皆有獨當一面的大將之姿!
這些人,本該是匡扶大漢的棟樑之才,如今卻都成了國賊的爪牙。
若...若能將他們盡數收為己用,何愁漢室不興,天下不定!
......
車陣內,張遼的目光,已轉向在曹操率領的那支斷後部隊。
三千人的隊伍,在十萬賊軍的瘋狂圍堵下,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
放眼望去,軍容雖帶血汙,卻臨危不亂。
陣列依舊嚴整,還能看到士卒眼中未曾熄滅的戰意。
粗略一算,折損不過兩三百人!
且近七成的人,兵甲俱在。
這是何等驚人的指揮能力!
在那種絕境之下,能以如此微小的代價,完成如此艱難的斷後任務。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勇武可以做到的了。
這需要對戰局的精準把握,對士卒心理的巧妙掌控,以及對時機妙到巔毫的運用。
這一刻,張遼看向曹操的眼神,徹底變了。
那裡面,再無半分對文人參軍的輕視。
只剩下將與將之間,純粹的欣賞與敬佩。
此人之將才,遠勝於我張文遠!
可惜...
張遼心中閃過一絲惋惜。
但旋即被更為強烈的戰意所取代。
他親自策馬上前,迎向剛剛入陣的曹操。
“曹參軍!”張遼的聲音發自肺腑,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敬意。
曹操翻身下馬,甲冑上血跡斑斑。
有的已經凝固成暗紅色,有的還在順著甲葉滴落。
但他身上,卻不見絲毫疲憊之態。
自當年參與平定黃巾之亂起,他親歷的大大小小戰事,已有近百場。
他,可不是一個安坐於中軍大帳的文弱書生。
此刻,
被十萬大軍圍困的絕境,反如一劑烈酒,將他蟄伏的帝王心魄與滔天戰意,激得沸騰如焰!
他的雙眼亮得驚人,胸中豪氣干雲。
“張將軍!”曹操抱拳,聲音鏗鏘有力,“末將幸不辱命!”
張遼凝視著他,鄭重問道:“孟德,可還能再戰?!”
曹操挺直了脊樑,環視了一圈自己帶回來的兒郎們。
又將目光投向了車陣外那片白色的海洋,嘴角咧開一抹狂傲的笑容。
他只回答了兩個字,卻重若千鈞:
“可戰!”
“好!”
張遼重重一點頭,隨即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勒轉馬頭,面向全軍,高聲下令:
“傳我將令!”
“自即刻起,全軍守備、指揮之權,暫由曹參軍代掌!”
“全軍將士,令出曹公,如本將親臨!”
此令一出,滿場皆驚。
曹操自己都愣住了。
他心頭狂喜,以為是自己的表現,徹底贏得了這位幷州第一猛將的信任。
他強壓下激動,立刻躬身領命:“操,定不負將軍所託!”
而作為監軍的董璜,則是一臉的困惑與不解。
他快步走到張遼身邊,壓低聲音問道:
“張將軍,你這是何意?”
“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
“況且...他...”
張遼的目光,沒有看董璜。
而是死死地盯著陣外,那如潮水般不斷衝擊著車陣的賊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