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第10章 少年劉徹:霍去病?他很能打嗎?

“原來如此。”

此刻漢武帝隱約明白了,為何李世民敢重用胡人擔當將領了。

無他。

唯自信爾!

這般恐怖的戰績,這般誇張的擴張速度。

那些胡人將領,如何比得過李世民以及他身邊的諸多名將?

但凡膽敢有任何反叛的念頭,恐怕第二天就被唐軍給滅了。

“若朕的驃騎將軍還在……”

劉徹痛苦的閉上眼睛,若驃騎將軍還在,憑藉著驃騎將軍那恐怖的閃電戰,想必如今擺在自己面前的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吧?

此外,對於唐朝越打越富的原因,他隱約有了些猜測。

大漢的對外擴張,屬於毀滅性質的擴張。

不光要滅地,還要佔領對方的土地,更為注重後期的屯兵墾田、修築城邑、以及遷移人口,以鞏固來之不易的土地。

而後世這位天可汗,多半僅是將對方打服,以夷制夷,不曾徹底消滅敵人,對地方的掌控,相對較弱一些。

彼此戰略目標不一樣,付出的代價也就不一樣。

倒也不好說孰優孰劣,畢竟國情不同。

畢竟當時大唐初定,人口不足,加上唐軍極擅奔襲,對於大唐來說,這般做法已是當時的最優解。

……

此時此刻,另一個時空中。

少年劉徹望著那句“李世民是漢武帝和霍去病二人的結合體”,眼神中閃爍著些許好奇。

這個叫霍去病的是何方人物,居然能和自己一起被天幕提起。

而且通篇解讀下來,後世這位天可汗軍事水平很高,貌似很能打的樣子。

根據天幕提到的“結合體”,再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語境……

劉徹心底不由冒出一個想法。

這個叫霍去病的傢伙……

他很能打嗎?

……

【貞觀九年,前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率領部眾歸附大唐。】

【須知,那是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傳統觀念盛行之時,況且突厥與大唐曾是針鋒相對的仇敵。】

【然而唐太宗聽聞他勇猛剛毅、正直不阿,不僅授予他左驍衛大將軍一職,還將衡陽長公主許配給他為妻。】

【這位遭遇部下反叛,半生飄零的突厥王子,從未想過能在大唐得到如此恩遇。】

【懷揣著滿腔的赤誠,阿史那社爾正式成為大唐的一份子。】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對他委以重任,阿史那社爾先後參與了消滅高昌、征討高句麗、平定薛延陀的戰役。】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在歲葉川西大敗西突厥,在龜茲都城設定安西都護府,將大唐的疆土拓展到帕米爾高原。】

【曾經勢同水火的敵人,如今卻為了大唐的繁榮富強四處征戰,甚至不惜討伐自己曾經的故國。】

【至此,在經歷了近400年的分裂之後,絲綢之路再度恢復暢通。】

【一年後的貞觀二十三年。】

【唐太宗李世民與世長辭。】

【在他的靈柩前往昭陵的那一天,長安城外舉世同悲。】

【而來送葬的各族使節,用他們各自民族的習俗,有的削髮割耳,有的劃臉自殘,來送別這位天可汗。】

【而剛從西域凱旋歸來的阿史那舍爾,更是請求自殺殉葬,侍衛昭陵。】

【如今的他,早已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心甘情願為天可汗殉葬。】

【這段君臣佳話的背後,也是李世民無與倫比的魅力體現。】

【16歲雁門救駕、初露鋒芒。】

【20歲起兵反隋、進封秦王。】

【24歲一戰秦兩王、封無可封。】

【26歲玄武之變、登基為帝。】

【32歲成就貞觀之治、國泰民安。】

【時間會遺忘一切,但歷史會記住過往。】

【煌煌大唐,莫不以貞觀為盛。】

【盛唐的風骨與詩意,也融入了華夏血脈之中。】

【穿越千年,從未停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