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生態餐廳”的冷藏車再次駛離白沙鎮,捲起一陣塵土。
林星站在魚塘邊,手裡攥著手機,螢幕上是剛剛到賬的簡訊通知:
銀行卡到賬¥6,4800.00。
這是第二批“詞條魚”的貨款。
九折的價格,加上這一批出塘的魚數量更多、規格更整齊。
這次的魚平均兩斤半以上,收入比第一次翻了數十倍不止!
沉甸甸的數字,像一劑強心針,注入林星疲憊卻充滿幹勁的身體裡。
還清秦雨的“賣身契”債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負擔,甚至指日可待。
林星算了一下,債務連本帶息總共五萬多。
更重要的是,他終於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用於發展的“第一桶金”!
魚塘的水面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林星的目光掃過塘中活躍的魚群,最終停留在幾條格外顯眼的“大傢伙”身上。
它們遊弋的姿態充滿力量,鱗片光澤度極高,在渾濁的塘水中也難掩其“鶴立雞群”的氣質。
這些都是他陸續挑選出來,新增了【強壯】詞條的“種子選手”。
“反響好,是因為詞條帶來的肉質和活力提升。”
“但靠我一條條手動新增詞條,效率太低,花費不少金錢和精力,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林星蹲下身,手指無意識地撥弄著岸邊的溼泥,農大學生的專業思維開始高速運轉。
“系統的描述裡明確說過,種子有50%機率繼承詞條,還能進化。”
“那動物呢?詞條魚的後代,是否也能繼承【強壯】?繼承的機率是多少?能繼承到什麼程度?”
這幾個問題如同魔咒,在他腦海中盤旋。
如果能實現詞條的穩定遺傳,那意味著什麼?
那就意味著他不再需要為每一條魚支付高昂的詞條開啟和新增費用!
意味著他可以建立起擁有優良“詞條血統”的種魚群!
意味著“詞條魚”的規模化、產業化養殖成為可能!
這將是真正的質變!
想到此處,林星的心臟不受控制地狂跳起來,比第一次看到系統光幕時還要激動。
這不僅僅是賺錢的問題,這是掌握核心“育種”技術,奠定未來農業帝國根基的關鍵一步!
“幹!必須幹!”
林星猛地站起身,眼神銳利如鷹。
他立刻做出了決定:將剛到手的大部分資金,優先投入“詞條遺傳”實驗!
第一步:最佳化種魚池。
他請人幫忙,用磚石和水泥在原有魚塘旁邊緊急隔出了一個小型、獨立的種魚池。
池底鋪上相對乾淨的細沙,引入經過初步沉澱過濾的河水,並安裝了簡易的增氧泵。
環境比大池塘好了不止一個檔次,專門用於安置那些寶貴的“詞條種魚”。
第二步:精選“種魚”。
他像挑選珠寶一樣,從大塘裡撈出了表現最為優異的五條【強壯】詞條魚(三公兩母),以及另外五條雖然沒有詞條但體型、活力俱佳的普通種魚(作為對照組)。
然後將它們小心翼翼地移入新建的種魚池。這五條詞條種魚,就是他未來的“金元寶”!
第三步:創造最佳繁育條件。
林星幾乎把剩下的錢都砸在了種魚池上。
還高價購買了品質更好的專用種魚飼料,富含蛋白質和促性腺發育的成分。
日夜監控水溫、溶氧量,根據季節模擬合適的繁殖水溫——透過遮陽棚和部分換水調節。
他像照顧孕婦一樣精心伺候著這十條魚。
第四步:設計實驗,記錄資料。
他找出了大學時的筆記本,工整地畫下表格:
親本組別:
A組(詞條公x詞條母);
B組(詞條公x普通母);
C組(普通公x詞條母);
D組(普通公x普通母--對照組)。
交配記錄:時間、親本編號。
產卵/受精記錄:卵量、受精率(估算)。
魚苗孵化記錄:孵化時間、孵化率。
魚苗生長記錄:定期(如每週)測量隨機樣本魚苗的體長、體重、觀察活力、攝食情況。
詞條表現記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