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田加點詞條

第5章 育種實驗

重點觀察A、B、C組魚苗中,是否出現體型明顯大於D組(對照組)的個體?

比例如何?能否達到親本【強壯】詞條(10%增幅)的效果?是否出現變異(增強或減弱)?

這個實驗設計雖然簡陋,但抓住了核心:驗證詞條遺傳的可能性、方向(父系/母系影響?)、機率和效果穩定性。

等待是煎熬的,也是充滿希望的。

林星白天照料大塘的成魚,晚上就蹲在種魚池邊,打著手電筒觀察種魚的狀態,記錄水溫。

他幾乎把所有空閒時間都耗在了這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適宜的水溫和精心投餵下,種魚池裡的魚很快進入了繁殖期。

林星親眼目睹了詞條種魚(A組)的一次成功交配和產卵過程。

那些附著在水草上的卵粒,在他眼中彷彿一顆顆微小的、孕育著無限可能的“金豆子”!

孵化過程相對順利!

幾天後,密密麻麻如針尖般大小的魚苗破卵而出,在種魚池的淺水區聚整合群,像一片遊動的黑霧。

真正的考驗開始了,林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嚴格按照實驗設計,每天記錄,每週取樣測量。

第一週:所有組的魚苗看起來都差不多,細細小小,難以分辨。

D組(普通對照組)魚苗密度稍高(受精率似乎略高),但活力上暫時看不出明顯差異。

不過林星沒有氣餒,耐心記錄。

第二週:細微的差別開始顯現!A組(詞條x詞條)和B組(詞條公x普通母)的魚苗群體中,開始零星出現一些“大個子”!它們遊動更迅猛,搶食更積極。

C組(普通公x詞條母)也有少量突出個體,但似乎不如A、B組明顯。

D組的魚苗則相對均勻,沒有特別突出的個體。

第三週:差異進一步拉大!A組和B組中,“大個子”魚苗的比例明顯增加,約佔各自群體的30%左右!

這些魚苗的體長、體重已經顯著超過了D組同齡魚苗的平均值,初步估算,體型增幅接近5%-7%!

雖然還達不到親本10%的增幅,但這絕對是遺傳效應的鐵證!

更讓林星驚喜的是,A組(雙詞條親本)的“大個子”魚苗,其活力和搶食的兇猛程度,似乎比B組(單父本詞條)的還要強上一線!

C組的“大個子”比例則低得多,大約只有10%,體型增幅也略弱,大概在3%-5%。

D組依然穩定,沒有異常。

“成了!真的可以遺傳!而且主要是父系遺傳!雙親都帶詞條效果最好!”

林星拿著記錄本,雙手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雖然目前只觀察到體型的遺傳,增幅也打了折扣,但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現!

50%的繼承機率可能是指顯性遺傳的比例?

而A組子代表現更優,則提示了“基因劑量”效應——雙親遺傳因子疊加!

他立刻將觀察到的“大個子”魚苗小心地挑選出來,轉移到幾個準備好的、條件更好的小型育苗網箱中,重點培育。

這些,就是擁有“詞條血脈”的第一代(F1代)!它們的價值無可估量!

看著網箱裡那些明顯比普通魚苗大一圈、遊動有力的“小金豆”們,林星眼中閃爍著無比興奮和野心的光芒。

大規模化繁育詞條魚的藍圖,在他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僅僅【強壯】就有如此潛力,如果加上【通靈】呢?或者解鎖新的、更適合魚類的詞條呢?”

思路一旦開啟,彷彿有無數的可能性在眼前鋪開。

他彷彿看到無數擁有優良詞條的魚苗,從這個小池塘遊向更廣闊的水域,遊向高階市場,甚至……改變整個水產養殖業的格局?

然而,喜悅之餘,一個現實的難題擺在眼前:

種魚池太小了!現有的F1代“金豆”們很快會長大,需要更大的空間和更精細的管理。

同時,大塘裡的成魚銷售雖然穩定,但要支撐起一個初步的育種場,資金缺口依然巨大。

更別提他還想盡快把詞條技術應用到田地裡去。

林星的目光再次投向手機裡那個刺眼的“秦雨”備註。

上次的“賣身契”換來了救命錢和黃金渠道。

那這一次呢?是時候跟她談談更大規模的“合作”了嗎?用他剛剛驗證的、獨一無二的“育種技術”作為籌碼?

他深吸一口氣,手指懸在撥號鍵上。這一次,不再是絕望中的乞求,而是帶著初步成果和商業計劃的談判。

那份深藏的自卑感依然存在,但已被強烈的自信和野心沖淡了不少。

“秦總,”林星對著空氣,練習著開場白,語氣沉穩而有力。

“關於魚塘,我有個新的專案計劃,想跟您談談。這次,不是借錢,是合作共贏。”

魚塘裡,新一批成魚歡快地遊弋;育苗網箱中,擁有“詞條血脈”的F1代魚苗正貪婪地吞食著餌料,飛速成長。

金鱗已現,小小的池塘,再也困不住那顆渴望翱翔的心。

傳奇之路,正藉著“育種家”的新身份,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而這一次,他希望能以更平等的姿態,面對那個曾經讓他愛恨交織、如今又給予他關鍵助力的女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