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那通如同宣判緩刑的電話,像一根無形的絞索,時刻勒在林星的脖頸上。
育種場在張誠的嚴密監控和“共犯”的默契,或者說互相提防下,維持著表面的高效運轉。
F1代魚苗的數量在穩步增長,雖然為了避免“異常”,林星嚴格控制著給新魚新增詞條的比例和強度,只保證它們比普通魚略好,剛好達到對賭要求的“優質”標準。
真正的“黃金苗”被更隱秘地分散藏匿,利用那10%的自銷額度,緩慢而謹慎地透過王海和那個簡陋的線上渠道變現,積累著微薄的獨立資本。
資本的重壓下,林星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土地的眷戀卻愈發強烈。
他常常在深夜,避開監控的死角,走到自家那兩畝被冷落已久的稻田邊。
這裡,曾經是他絕望的開始,也是詞條系統初顯神蹟的地方。
與魚塘的喧囂不同,稻田在夏末的月光下顯得靜謐而深沉。
當初那批被他偷偷新增了【耐旱】詞條的秧苗,如今已亭亭玉立,稻穗初成,沉甸甸地低垂著。
雖然因為後期缺乏照料,因為精力全在魚塘,長勢不算特別驚人,但它們挺過了最乾旱的時期,葉片依舊保持著堅韌的深綠,在夜風中沙沙作響,彷彿在無聲地呼喚著他。
“農業的浪漫,是讓每一粒種子都找到生長的力量……”
林星撫摸著飽滿的稻穗,低聲念出當初的誓言。
魚塘是生存之戰,是資本的棋局,但眼前這片承載著【耐旱】詞條的稻田,才是他作為農大學子、作為一個農民之子的根!
詞條系統真正的偉力,應該在更廣闊的田野上綻放!
一個念頭在他心中瘋狂滋長:一定要研究【耐旱】詞條的遺傳!培育抗旱稻種!
這比魚類的詞條遺傳意義更加重大!水資源短缺是全球性難題,一個穩定遺傳、顯著抗旱且不減產的水稻品種,其價值難以估量!
這將是打破秦雨資本枷鎖、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核武器!
然而,難度也空前巨大。
1.監控壓力:張誠的視線幾乎覆蓋了育種場所有角落,兩畝稻田雖然不遠,但頻繁的、目的性強的田間操作極易引起懷疑。
2.時間成本:水稻生長週期長,從播種到收穫再到下一代育種,耗時數月。
他必須在秦雨和張誠眼皮底下,完成跨季的秘密實驗。
3.系統資金:解鎖植物新詞條、給大量植株新增詞條都需要錢。
他手頭那點私房錢,支撐魚塘的隱蔽操作已經很勉強。
4.專業知識要求更高:
水稻是嚴格的自花授粉作物,要研究遺傳,必須人工干預授粉,防止串粉汙染,這需要極高的耐心和精細操作。
“再難也要幹!”林星眼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
他制定了周密的“地下育種”計劃:
1、“障眼法”田:兩畝稻田大部分依舊正常管理,作為掩護。只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悄悄劃出半分地(約30平方米)作為核心實驗區。
2、精選“詞條母本”:他利用深夜,潛入實驗區,挑選出二十株表現最優異、【耐旱】特徵最明顯(葉色深綠挺立、根系發達、穗大)的稻株,作為重點觀察和授粉的母本。
這些母本本身都帶有【耐旱】詞條,這樣更有利於研究詞條遺傳機率。
3、秘密新增詞條:他咬牙從“黃金苗”的銷售款中擠出1500元,給其中十株母本額外新增了【增產】詞條。
新增增產詞條消耗:開啟槽位10元/株+詞條10元/株=200元。
他想看看【耐旱】+【增產】組合的效果和遺傳情況。
另外十株則保持單一【耐旱】作為對照。
4、人工套袋授粉:這是最耗時、最需技巧也最易暴露的環節!水稻揚花期短暫。
林星必須搶在清晨露水乾後、中午高溫前,偷偷潛入實驗區,用自制的小紙袋小心翼翼地將選定的稻穗套袋隔離,然後進行人工授粉。
他用鑷子夾取同一株(自交)或選定父本的花粉,輕輕抖落在母本的柱頭上。
每一次操作都屏息凝神,如同拆彈,既要保證授粉成功,又要防止留下明顯痕跡。
汗水浸透了他的舊衣衫,蚊蟲在耳邊嗡鳴,但他渾然不覺,眼中只有那承載著希望的稻花。
5、偽裝與記錄:授粉後的套袋稻穗,他小心地混在未套袋的稻叢中,並用雜草稍作遮掩。
田間記錄則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和縮寫,記在隨身攜帶的、偽裝成飼料配方的破舊筆記本里。
日子在高壓和隱秘的希望中流逝。
育種場的魚苗按部就班的生長,張誠的目光依舊銳利,但似乎對林星偶爾“巡視自家稻田”的行為習以為常。
秦雨沒有再親自出現,但那份質檢報告的陰影和對林星“秘密”的探究,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而不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