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小規模試種的“雨露瓜”大獲成功。
試驗種植的瓜農口口相傳:坐果穩定、省心省力、品質上乘、部分還能自留種。
可惜的是不能100%遺傳所有優點,但是種子的基礎農藝性狀也極佳。
雖然林星刻意低調,但訊息仍在區域內發酵。
時刻關注林星舉動的秦雨,她的商業觸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資訊。
她親自品嚐了千方百計弄到的“雨露瓜”,其無籽、清甜、化渣的口感以及背後代表的巨大市場潛力讓她震驚且懊悔。
她又一次低估了林星的能力,也可以說低估了系統的能力。
秦雨沒有直接去實驗室,而是先拜訪了她的母親——王希教授。
她展現出了極高的情商,坦誠表示過去是因利益矇蔽而犯了錯誤,表達了對林星技術的敬佩。
更重要的是,她極具說服力地分析了“雨露瓜”即將面臨的狂風暴雨。
她帶來了收集到的情報:國內某種業巨頭已注意到風聲,開始調查;
山本集團和其他的國際水果巨頭觸角也在蠢蠢欲動。
她透過王希,表達歉意和希望修復關係的意願,希望能與林星再次合作;
她表明與國內外資本家單打獨鬥那就是死路一條。
林星需要秦雨的渠道、營銷手段、法務和對抗資本碾壓的經驗。
王希被說動了,她看到了女兒的誠意,更看到了林星面臨的巨大危險。
她同意做中間人,安排一次三方會談。
會談在一種微妙的氣氛中進行,林星面色冷淡,對秦雨的道歉不置可否。
對於林星的冷漠態度,秦雨並未在意,而是直奔主題,展示PPT:
她展示了無籽西瓜的市場規模、格局、主要對手及其“護城河”,如專利、渠道、品牌。
秦雨預測巨頭可能採取的手段:價格戰、渠道封鎖、專利訴訟、輿論抹黑、甚至挖角林星團隊。
其中輿論抹黑最為棘手,害怕他們把“雨露瓜”炒作成“基因怪物”、說“味道不天然”,是實驗室裡的產物!
對於這些競爭手段,秦雨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
銷售渠道:
她擁有現成的生鮮高階渠道和快速鋪貨能力,能讓“雨露瓜”最快速度佔領市場,建立品牌認知。
營銷方面:
身為農業系的她,最為擅長講關於農業生態的故事,能將“雨露瓜”的“生態適應性”、“瓜農福音”、“自然美味”的概念打響,對抗抹黑。
法務與公關:
她的團隊能處理複雜的商業訴訟和輿論危機。
資本對抗:
她同樣可以引入戰略投資人或組建水果聯盟,共同抵禦巨頭。
但是秦雨之前的種種行為,引起了林星的質疑:
“我憑什麼再相信你?你的條件是什麼?”
曾被秦雨控制死死的他,特別關心“雨露瓜”的控制權和技術的安全性!
他知道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不會輕易放權給任何人了!
對於林星的顧慮,秦雨也提出了她的條件:
她提出一個看似非常優惠的方案:成立合資公司“雨露農業科技”,林星以技術入股佔51%,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而她負責運營和投資佔49%,但是種子生產和核心育種基地可以由林星完全控制。
秦雨和投資人保證絕不干擾林星“雨露瓜”的生產和育種研究!
會談結束後,王希沒有強迫林星接受,而是私下找他談。
她明確點出:
“林星,我知道你恨她。但仇恨不能讓‘雨露瓜’惠及更多瓜農,也不能保護它。”
“商業戰場和實驗室不同,你需要盟友,哪怕是有過節的盟友。她的能力,恰恰補足了你的短板。”
更何況控股權在你手裡,核心技術在你這兒,這是你的底線!
讓她去應對外面的明槍暗箭,你才能專注做你最重要的事——研究和改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