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框架繼續還原,藏著丹方原本的思路。
它應該是簡潔,穩固,可靠,但設計之初,依舊會為了保證成品率,存在材料標號的越級使用,理論上,還可以精簡。
這裡的意思是指,藥材的份量和質量選用。
許青陽感覺到了難度,又生出很大的興趣,就跟小時候拆電視機一樣,都有種魔力,只需要多一點耐心。
在這之前,他要先弄出足夠拆解研究的樣本。
目前只有一顆丹藥,第一次煉製失敗後,重新整理好思路,他開始“還原”手裡這枚臃腫丹藥,這回進展就比較順利了。
照本宣科的事,無非是熟練。
在智慧輔助下,手工一點點驗證還原過程,火候、色澤、各種化學反應。
半個月後,浪費了不少材料,許青陽成功複製了一顆相似度95%左右的丹藥,過程比他想象容易,或者說,“補丁”藥材的作用,比他預計的要強,怪不得會存在,對粗糙的煉丹術來說,這新增太重要了。
完成照本宣科的還原,接下來就是嘗試拆解。
過程就不細說了,一個月後,許青陽面色充滿了疲憊,眼神卻是無比明亮,消耗了七玄門全部庫存,他終於是完成第一步。
能拆解的多餘成分,都拆解驗證了。
結果不能算很好,因為大部分成分,都是無法觸碰的,一碰就蹦,但勉強看到了大致框架,接下來就是最難的一步。
靠著這個不算清晰的框架,直接還原最初的結構。
過程是連蒙帶猜,智慧能準確分析的,就智慧分析,他無法得出準確結論的,就需要許青陽本人主觀判斷,或者觸類旁通。
這需要大量的藥材做實驗,消耗不見得比第一步少。
王絕楚沒打馬虎眼,在他埋頭專研這期間,下發了收集任務,一批一批的名貴藥材被各處弟子運送回山。花出去的銀錢已經老大一筆,要是被他知道不是太上長老的意思,估計殺了許青陽的心都有。
因為涉及太上長老的事,需要在門內保密。
也就是說,王絕楚發動七玄門,全力採購這些大批次的珍惜藥材,是沒有經過高層商議,只靠掌門特權。
不知情的人看了,能高興才怪。
要不是王絕楚威望頗高,最近門內私底下的議論,足以弄得他焦頭爛額,搞不好還得鬧出什麼亂子。
許青陽現在有足夠的自保實力,他才懶得想後果。
有權不用,過時作廢。
充足的藥材供給,保證了他的實驗進度沒有被耽誤一天,在試錯法和偶爾的靈感推動下,兩個月後,利好結果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