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發現,是與我家中兄弟有關嗎?”
喬為初頷首,將從秋一璟處發現的情況告訴了她。
晏攬晴眉心皺的緊緊的。
“若這般,那情況對不上的。我從未聽說過家中有虐待之事,更別說這事還發生在主家身上。”
晏家雖人多,但都嫡子嫡孫。
晏家有家規,男子過四十無子才可納妾。這子,不論男女。
而且,雖都是住一起的,但每一房,在成親後,都會被單獨分出去,所有財產,也是在他們出生時,就定好了。
除非這中有人做了什麼喪盡天良之事,才會被剝奪繼承權。
至於他們自小到成家這段時間家中所積攢的財產,則要在高堂離世後按照子女數量平分,男女平等。
每一代都是這麼分的。
喬為初忍不住在心底對這家規豎大拇指。
自古,不患窮而患不均。
這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晏家這樣,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公平。
加上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則儘可能的避免了兄弟鬩牆。
“那就是說,那具屍體,很可能不是你兄弟的。”
晏攬晴:“嗯。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只是,這是誰做的,又為何這麼做?”
喬為初搖搖頭。
“我一時也沒想明白。另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線索。明日準備去城郊的道觀看看。”
晏攬晴疑惑:“哪個城郊?”
“城南。”
晏攬晴皺眉:“那不是隻有一座寺廟嗎?”
喬為初點頭:“嗯。那以前是寺廟,現在是道觀了。”
晏攬晴驚呼:“怎麼會?金源寺的人怎麼可能將寺廟讓出去?”
喬為初眸光蹭的亮了。
“你知道什麼?”
晏攬晴眉心緊緊皺著,將自己知道的告訴他們。
那金源寺,已有近兩百年曆史了,稱得上古剎了,雖平時香火不旺,但架不住前幾任主持聰明,每年都在買地。
到晏攬晴記事那年,金源寺名下,已有近五百畝的良田了。
而本朝對寺廟名下的田地,是不徵稅的。
即使沒有香火,寺中人靠那五百畝良田,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金源寺存在的前提下。
也不是沒人打過金源寺的主意,但就在百年前,金源寺出了一位聞名天下的佛子,圓寂後,舍利子也歸回金源寺。
曾有傳言,佛子圓寂時,曾引來百獸朝拜,百鳥引吭。
金源寺的一下名揚天下,還引得當時的天子來朝拜。
一下,金源寺的地位就更穩固了。
不過,盛極必衰,佛子圓寂後,金源寺再沒出過得道高僧,名也就漸漸衰了。
不過家底在那擺著,也不是一般人能欺辱的了的。
所以晏攬晴在聽金源寺被改成了道觀,才會那般震驚。
喬、霍二人聽了亦同樣驚訝。
喬為初:“看來,和道觀幕後之人,手段不低呀。”
晏攬晴連連點頭。
“那會收養我的遊方道士在路過金源寺時都說,想進金源寺當和尚了。
可惜那地收人門檻太高了,就他那點微末的道行還入不了那些和尚的眼。”
喬為初眼中興味昂然,小手不安分扯扯霍懷瑾的衣袖。
“你說我們明日去,會發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