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背後議論
朱志遠男26歲經理助理
朱志遠被老闆當眾狂批,他感到既氣憤又尷尬。原來,兩天前,老闆讓他預訂個會議室,朱志遠打電話去後勤部門落實了這件事。可是今天早上,當他們提前10分鐘趕到會議室時,裡面卻有其他部門在開會。老闆當時就發火了,責罵朱志遠辦事不力。後來朱志遠瞭解到當時那個部門是臨時開會,而且馬上就結束。“老闆沒一點耐心,不瞭解情況就亂髮火。”朱志遠委屈的語氣中帶有很多不滿。
專家支招:柏明頓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高階顧問師李豐濤
作為當事員工,在遇到這種情況,應在當面稍微解釋一下,如果上司不聽解釋,就暫時沉默,切記不能當眾頂撞領導,然後等大家散場之後,單獨跟領導說明事情的始末。千萬不要在背後議論,這是職場大忌。
故事三:
共同商量,一起解決
阿剛男25歲售後服務
阿剛的部門領導是從銷售部轉過來的,剛上任就宣佈了新的工作方式及考評標準:退貨率儘量控制到0,辦不到的扣除獎金。阿剛聽了後叫苦連天,老闆把他售前的管理方案全搬到這裡來,可有時候,產品質量確實有問題,客戶執意要退。阿剛覺得老闆不瞭解實情,有些瞎指揮,自己卻又無可奈何。
專家支招:智聯招聘高階顧問吳凡
建議下屬冷靜看清楚問題產生的前因後果,不要輕易下結論,隨時告誡自己一條職場定律:領導之所以能夠成為自己的領導,一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安靜地觀察一段時間也不妨是一種應變之策;一段時間後,如果確實有問題,下屬就要做好詳細的準備工作,將公司原有的工作方式,大家的想法及時告之上司,共同解決問題。
調查:
六成上司沒有為自己的錯誤道過歉
下屬犯錯後都會及時向上司講明情況,道歉反思,可是作為上司,當他們犯錯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前程無憂網對此做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有六成上司沒有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道過歉。對此,網友們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上司是在擺架子,輕易認錯會顯得自己無能。也有激進者認為:作為上司,已經習慣了指手畫腳,卻從來不審視自己。
當然,上司也有自己的說法。一名部門主管談道:“很多時候,我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卻不知道如何跟下屬道歉。”難道這樣就可以成為不道歉的理由嗎?員工們可不這樣認為,據調查,97﹪的職場人認為道歉和職位高低無關,無論採取哪些方式,或是當面道歉,或是私下道歉都可以,只要勇敢面對就是好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