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村和宋莊相距二十里地,縣道相連,就這點距離,迪爾收割機都要把割臺摘了拖著走。
要不然,總共六七米的縣道,你一個割臺就佔了六米寬,還讓人家別人怎麼走。
三岔口村也來了幾車年青人。
這兒十幾裡地中間幾個村子,雖然也有收割機,但大忙季節,再多也不夠用。
想要順利帶車回村,就要做好乾硬仗的準備。
宋正雄笑嘻嘻的安排耿建民友情相送。
耿建民喝了二兩酒,紅著臉在前面開路,好幾個村子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這年頭,得罪誰,也別得罪宋莊的人。
人家工廠多,隨時都要招人,弄得不好就把這條路堵絕了。
到了地頭,張為民,張建國,苗希聖,苗希平,四個人都衝著耿建民伸出大拇指,“牛逼!”
耿建民得搖頭晃腦的哼著豫南小調回村去也。
村長先安排了村口的一塊大地,說是有八百多畝。
苗希聖二話不說先開始從邊上割一家,不割一家,連安裝割臺的地方都沒有。
張為民站在駕駛室邊觀察,這地塊夠意思,至少五百多米長。
怪不得王金貴一早就要過來佔住這個地方,五百米的地長,他們的收割機是兩米的割臺,一個來回四米就是三畝地。
這樣的地塊根本就是收割機主的最愛。
馬路對面的地就是劉各莊的,都是王金貴帶的車,別人他不認識,吳前進的車他可知道。
這樣的地塊,本來拖拉機該嗷嗷叫著殺起來的,但他們的車走不了一半就要停車掃一下水箱。
水箱前臉倒是都護著窗紗,但不管大用。
發動機的風扇是往回抽風的,兩千多轉的轉速,灰塵,雜葉馬上就會吸附到窗紗上死死的糊住網眼。
水箱裡的水是靠發動機風扇抽風冷卻的,網眼糊死就沒有風了,水溫馬上就會升高。
機手要是不管不顧,發動機就危險了。
張為民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他們的車不用多長時間就會停下清掃水箱,頻率相當高。
隔得時間稍長一點,就要給水箱加水。
他親眼看見有人加水,剛開啟水箱蓋,一股水柱噴薄而出的,這就是水箱裡的水溫度太高造成的。
這就相當危險了,要是不小心噴到人身上,那就是高溫燙傷。
不長時間,苗希聖就割完了一家,清理出來迪爾收割機掛接割臺的空間,然後就開始割地頭了。
地頭是各家各戶的,村長安排通透過,割完了卸到一堆,各家各戶按照地畝數平分。
苗希聖多了個心眼,那就是割地頭時,連著割了五刀,差不多空出了十多米的距離。
五刀兩頭都是,這樣省的迪爾收割機割地頭,那樣太費事了。
地塊太大了,就這樣一拖,好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村裡人都等著急了。
兩個地頭都收拾完,副村長帶著苗希聖去另外一塊地收拾地頭了。
張為民駕駛著約翰迪爾大型收割機呼嘯著開始了征程。
五百多米的大長地,五米五的割臺一趟就是四畝多地。
村民得地很少有超過十畝的,基本上一個來回一家的地。
有時候地塊不合適還剩一兩米,他就加快速度。
當乾淨的小麥粒從機器裡放出來的時候,所有的村民就知道自己沒有白等。
為什麼?
約翰迪爾收割機超長的清選系統,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