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肚子的疑問也只能先壓下。
張援朝趕緊打水讓他們洗漱。
苗翠花也忙活著要幫他們做飯。
吳紅兵,劉三兩個人卻歸心似箭,急著要回家。
在路上閒聊時,也知道了他倆都是去年冬天結的婚,一個十月,一個臘月。
張為民對他倆急著要回家表示非常的理解。
新婚燕爾,一兩個月不見,肯定憋得慌。
到家門口了,那股子邪氣怕是憋不住了。
這二十幾天的時間下來,吳紅兵,劉三兩個人也非常的敬業,幹活不偷懶,也很愛惜車。
張為民對他倆都挺滿意,也不分彼此了,都給了五百塊。
劉三,吳紅兵當時就大喜過望。
前些日子說好的給劉三三百,給吳紅兵二百。
他們兩個當時就很高興,沒想到結賬時,張為民又給了他們一個很大的驚喜。
劉三吳紅兵都很慶幸自己半路跟的小張老闆,竟然這個大好人。
送他倆回家,只能用腳踏車這個時代坐車可沒那麼方便。
張為民推出老爸的腳踏車,又借用了包工頭的腳踏車。
“小舅,咱倆辛苦一趟送送他們。”
張莊到範村,不是一個鄉鎮,相隔三十幾裡地,走大路還要遠一些,小路近些卻不好走。
上次去吳前進家,張為民和他爸就是走的小路。
兩道車轍,把好好的路分成了三段,中間都是牲口蹄子踩出來的坑坑窪窪。
行人只能走兩邊,窄窄的尺徐寬,遠遠地看見有人,就要趕緊停下讓路。
張為民這次選擇走大路,遠是遠了些,好走。
從家裡出來就是縣道,順縣道走到喬李鎮,再走國道009,順路往西走三十里路就到了。
這個時代好路還得是國道,兩車道的柏油路一展平,路況好的不得了。
多走幾公里但用時反而更短。
到了吳前進家,老吳不在,張為民對吳紅兵說:
“紅兵哥,吳叔幫了我不少忙,你也跟了我二十多天,咱們的關係不能跟別人一樣,
你和吳叔要是想安裝水箱架子,有空到我家,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安裝好。
別人一千五,你們給一千三就可以了。
我給你算個成本價,這件事可不能告訴別人。”
吳紅兵很高興,連連點頭,表示記住了。
回去的路上,單人單車就更快了。
張建國,苗希聖繪聲繪色的講述張為民在豫省的膽大妄為。
張援朝,苗翠花,薛爺爺,薛奶奶四個人都聽得心馳神怡,目瞪口呆。
薛老爺子煞有介事的眯眼捻鬚,還時不時的微微點頭微笑。
苗翠花小聲問:
“這兩臺大機器二十萬,錢小民已經給人家結清了,這我就放心了。
這一趟你們就是沒帶回來一分錢,咱們也不怕了。
這兩臺機器就是咱們掙的,二十萬,我的天哪!”
苗希聖笑著說:
“姐,你聽錯了,二十萬買了三臺機器,一模一樣的。
只有我們兩個人會開,有一臺開不上,
我們在家歇兩天還要去豫省一趟,把另一臺也開回來。”
張援朝都被嚇到了,眼睛瞪的比雞蛋還大:
“你說什麼?還有一臺?”
張建國樂了:
“哥,說了三遍了,三臺康拜因二十萬,錢人家都收了。
已經成了咱們的東西,不開回來那成。”
張援朝,苗翠花又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薛老爺子。
他們還沒回來時,老爺子唸叨著說還要蓋好幾個庫房,什麼雞生蛋,蛋生雞的。
這還真是呀。
......
張為民,苗希平回到家時,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苗翠花張羅著他們回家吃飯:
“老三,老四,建國,走,回家,咱們今天燉兩隻大公雞。
薛伯,薛嬸你們也一起過去,省得回家再做飯。
小民,你在工地上招呼,
一會吃過飯,你爸過來替換你。”
張為民哪裡敢說不,頭點的就像個乖乖寶。
苗希聖推腳踏車,張建國,苗希平兩個人從車上抬了兩個黑色的大編織袋,放到後座上。
還一人一邊扶著走。
苗翠花問:
“袋子裡裝的什麼,很重嗎?”
苗希聖笑著回答:
“姐,我們從豫省帶的當地土特產,到家開啟你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回到家張建國,苗希平先幫著苗翠花殺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