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東郊。
一輛小轎車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行駛。
持續的顛簸搖晃,讓車上的許學明和丁順年臉都成醬紫色了。
許學明還好說一些,丁順年都那麼大年紀了,哪裡受的了這頓折騰。
緊攥扶手,痛苦不堪的說道:“所以說咱們國家還是要大力發展經濟,基礎設施一定要鋪設到位才行……還要開多久?”
“快了,還有幾分鐘就到。”
“幾分鐘就到,你就說還有幾分鐘就到,你是不是走錯路了?”
“沒有啊,去吉元機械廠沒別的路,只能走這邊,錯不了的。”
“那你再開快點!”
丁順年攥著扶手捂著頭,感覺自己腦漿都要被晃出來了。
就不該逞能的!
上報了許學明的碳化矽陶瓷材料後,上面也是尊重許學明的意見,並且考慮到目前的政策以及許學明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給予他一個機械廠合夥人的身份,相當於股東。
但是具體能夠持股多少,則是讓許學明自己跟吉元機械廠的領導商談,上面還沒那麼多精力搭理這種小事。
於是為了拉近關係,也是怕許學明吃虧,本來是黃石明想跟著來的,結果被丁順年給頂替上了,卻沒想到去機械廠的路這麼難走,這會兒悔的腸子都青了。
吉元機械廠丁順年是有過一點了解的,主要也是因為他的地位有些尷尬,哪怕在這個人人都向往國企大廠的時代,吉元都屬於最次選擇的那種。
原因有多個方面,一個是這裡比郊區還要郊區,周圍的其他設施不完善,距離醫院、學校、供銷社或是商場等地較遠,而且相對封閉,廠裡的待遇也只能說中規中矩。
二來就是吉元實際上屬於一個代加工的機械廠,沒有自己的主打產品,主要就是接一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訂單,是名副其實的廉價勞動力。
雖然政策開放以來,也嘗試過自己搞點東西,結果就是研發資金投進去一大堆,屁也沒見著,反而搞得自己差點破產。
幾分鐘後。
轎車抵達了工廠大門。
一下車許學明就察覺到了那撲面而來的厚重歷史感。
爬滿青苔和爬牆虎的高聳院牆內,有一幢幢灰磚老廠房。
參天大樹葉黃凋落,縱橫交錯的各種管道早已鏽跡斑斑。
廠房的牆壁上還能看到當年的各種宣傳標語,被人刻意的重新粉飾了一遍。
門衛大爺已經老的連牙都沒剩幾顆了,哪怕戴著眼鏡都要湊近了才能知道面前的是人還是什麼別的東西。
“老大爺,咱們這裡的會議樓在哪兒呢?我們是來開會的。”
“什麼樓?”
許學明看著他那一副我聽不清的樣子滿心無語,就算廠子不太景氣,那也不用這麼省吧,換一個門衛還能把廠子換垮了不成?
“會議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