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唐博和花華,語氣裡多了幾分鄭重:
“就說‘少年強則國強’這一句,你們只當是口號,可你們知道嗎?”
“林晨寫這篇文章時,才十五歲。”
“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跳出‘考高分、當明星’的小格局,眼裡裝著國家與少年的未來,這份眼界,你們中又有幾人能及?”
花華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張了張嘴想反駁,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唐博握著話筒的手緊了緊,生硬地轉移話題:
“可……就算文筆特別,也不至於讓您幾位文學泰斗親自去見他吧?”
“不至於?”
王柏冷笑一聲,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泛黃的紙,輕輕展開。
那是當年林晨作文的影印件,邊緣已經起了毛邊,上面還留著幾處紅筆批註。
“你們看這一段,‘鷹隼試翼,風塵吸張’,他用猛禽初飛比喻少年的銳氣,既有力道,又有畫面感。”
“再看這裡,‘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短短八個字,把中國的遼闊與厚重寫得淋漓盡致。”
他指著批註處,語氣裡滿是讚歎:
“這是張老頭兒當年寫的批語——‘少年有此胸懷,中國不亡’。”
“我們幾個老傢伙看完作文,連夜就去了林晨的家裡,想看看寫出這樣文字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模樣。”
“結果到了林晨家,沒在林晨家裡看到他,而是看到他在樓下,手裡攥著半個饅頭,和同小區的一群小孩子講解作業。”
這話一出,臺下瞬間炸開了鍋。彈幕更是刷得飛快:
“十五歲寫這樣的文章?我十五歲還在抄作文選呢!”
“手裡攥著半個饅頭,心裡裝著少年中國……這反差也太大了!”
“唐博和花華剛才還質疑人家成績,現在臉疼不疼?”
“突然更好奇了,這麼好的一個人,後面到底怎麼了?”
蘇曼看著眼前的場景,眼眶微微發熱。
她想起當年林晨拿到中考成績單時的模樣。
總分全市第三,語文滿分。
可他只是把成績單疊好放進抽屜,說:
“這下能給我爸爸媽媽一個交代了。”
那時她還不懂,這篇驚豔了文壇的作文,於林晨而言,不過是少年心事的一次坦蕩流露。
王柏將影印件小心收好,看向眾人的眼神裡多了幾分悵然:
“可惜啊,後來我們想再找林晨聊聊,他卻拒絕了。”
“他說‘文章寫的是少年,做的也該是少年該做的事’,不想被這些虛名困住。”
“只是沒想到……”
他的話沒說完,卻讓全場的好奇達到了頂峰。
唐博也忘了之前的尷尬,追著問道:
“王老,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難道林晨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王柏臉上忽然帶著怒意,道:
“只是沒想到,林晨那傢伙說,他只想掙錢,先把債還了。”
“之後,再討論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