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按照星主的想法發展”“與此事相關的人全部被送往水土流失嚴重的高原”“似乎都被蒸發了”“比賽日期推遲一個月”。
上一章裡說了比賽獎勵裡有高考加分,這一章詳細寫了加分的計算規則。
“獲勝十四場進決賽”,這是慕正光定下的比賽目標。以中古者的實力而言,這個目標偏低。換言之,慕正光定的目標是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的。
補充幾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到十月中旬,熬過了不存在的“復甦階段”,慕正光告訴盧浩他到一階了。
慕正光越過了復甦階段,他在到一階後又過了大約十天才告訴別人他到一階了。他的警惕性沒有徐縈則那麼強,但也不弱。
第二個細節:盧浩曾向他表示過現代者的身份,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都有必要回以同樣的“誠意”。
寫了慕正光對朋友的態度。
第三個細節:慕正光大大方方地放出豪言壯語。
與第二章裡的描寫放在一起看,“慕正光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拍手稱讚”。慕正光不謙虛,但也不驕傲。
在這部分裡,主要寫的是比賽規則以及倒計時、加速計時的作用。
具體的戰鬥場面幾乎沒有,這是第一場對戰,參賽者經驗不足,純粹依靠“能力”對決,沒有太多展示戰術的機會。
倒計時和加速計時影響的都是五項基本屬性:速度,力量,攻擊,防禦,思考速度。
文中沒有說為什麼這五項基本屬性是這麼排的,這些內容不重要,有無都可,說了就成水字數了,但在這裡可以多說幾句,因為《作者的話》不收費。
速度排在最前,思考速度排在最後,這是按照抽象程度排列的。
速度是最不抽象的,直接表現。力量也不太抽象,它也能直接測量。防禦比攻擊更抽象,防禦受心理素質影響。思考速度最最最最最抽象,它受心理素質影響極大。
倒計時和加速計時的作用並不僅限於此,“讓金沙作用於對手的視力、聽力、反應能力、觀察能力、勇敢與膽怯、堅定與軟弱、無私與自私”,慕正光沒有這麼做,有三個原因,“過於刻薄,過於費心,過猶不及”。
“誘導參賽者激戰,建模大賽的本質似乎很危險啊”,從本章最後一段可以看出來,建模大賽確實充滿了危險。
最後再強調一下主角目前用過的“絕招”:倒計時,加速計時。
————————————
本章分為兩部分。
第一場比賽比較簡單,只用了一段就寫完了。
第二場比賽,商禹對戰於宏聲。
透過這部分內容寫了漸近線實體的四方面表現,一是質量,二是殺傷力,三是實體能否迅速恢復,四是人們對實體的依賴性。
先說質量。“他在短時間能調動的質量大約是8千克”,這裡的“8千克”是指商禹能在短時間內使用的白紙的質量。
明確寫出殺傷力的是這句話,“一階漸近者的漸近線實體足以對一階漸近者造成傷害,哪怕實體是紙”。到本章為止,文中出現的實體有蠟燭、毛筆、沙漏、風車、銀杏葉、白紙、雨傘、刀。標準意義上的武器只有刀。
下一章裡更詳細、更明確地寫了依賴性。
由於白紙的特殊性,本章還寫了第五方面表現,透過人們的努力,使漸近線實體有更多的用法和更強大的效果,“他曾花了兩個月認真學習摺紙”。
在上一章中對戰鬥的描寫非常簡單,但是到這一章,戰鬥開始變長、變得複雜了。
彭浩原經驗不足,而且他很擔心對手被他砍傷,這兩層因素把他在漸近線實體上的優勢幾乎抹消殆盡。
慕正光說“我依賴的也不是我自己,而是沙漏”,這句話放在當前的情境下是準確的,並非自謙。
在本章中,慕正光對賽局有過錯誤的估計,但這只是起始,越往後誤判的機率越低。畢竟一開始經驗不足,而且漸近線實體的強弱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很影響賽局。
由於比賽雙方不知道對方的名字,所以,當視角切換到參賽者時,免不了用到許多人稱代詞,這就需要讀者更細心地讀,不然有可能看錯。
若是把這些人稱代詞改為人名,讀起來會更省力,但這有違作者的本意,且與事實不符。作者能做的是多種人稱代詞交替使用,以免同一個詞語多次重複。
最後說一下慕正光的負面情緒。第一章裡寫的“畏懼”,第二章裡的“兩人都驚覺不妙,減少了出門的次數”,閱讀比賽規則時察覺到的“危險”,面對長刀時的“不安”和“緊張”,這些人之常情,都是正常反應,在他身上都有。
————————————
本章只詳細寫了一件事,那就是慕正光的第三輪比賽,慕正光對戰馬明陽。
魔方同樣是個很特殊的漸近線實體,“他是七月份入一階的,從那以後,他報了個魔方培訓班,勤加練習,受益匪淺”,人們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讓自己對實體的使用更加嫻熟。
“他想他大概明白了為什麼他的漸近線實體是魔方”,馬明陽想到的原因不一定準確,這只是他的猜測,未經旁白證實,可能對,也可能不對。主角的猜測也是這樣。旁白說的必然正確,但要注意有無引號。
在描寫這場比賽時有一個細節,只有在旁白和馬明陽的視角中才會稱爍光為“爍光”,在其他人的視角中,稱其為光線、紅光、鐳射,因為其他人並不知道這種光的正確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爍光不是真光。如果爍光是真光,慕正光躲不開。
“不能過於依賴漸近線實體,尤其是短時間內只能出現一次的實體”“商禹的實體能多次出現,但他也是過於依賴實體的那類人”,馬明陽、商禹都是非常依賴實體的人,他們的能力主要是透過實體表現出來的。一旦實體被搶走或實體耗盡,他們的攻擊能力和防禦能力會大幅度下降。
————————————
本章主要寫了三件事,聊天、比賽、聚餐。
“等我不容易獲勝的時候再用”,比起徐縈則,慕正光相對保守。他認為他能輕鬆獲勝的戰鬥無需使用域加持,但徐縈則不這麼想。
繼倒計時、加速計時之後出現的第三種能力,域加持。
文中對域加持的描述主要有“慕正光展開漸近域,讓漸近域選擇空氣作為目標”“空氣的存在力在某種形式、某種程度上被慕正光挪用。在這股力量的輔助下,他的屬性是原屬性發1.5倍。為了省事,域加持帶來的屬性提升也僅限於五項常見屬性。短期使用域加持,有益無害,用多了會疲憊”。
本章幾乎全是兩位主角的主場,只在中間插入了一小段比賽情節。
“他們再強,那也都是虛的,不能和你我相比”“但在那之前我能先解決我的對手”,在賽場上,徐縈則比慕正光更自信。
聚餐時徐縈則說“這家火鍋店好貴啊,要不我們換一家”。慕正光早有此意,不假思索地附和道“是很貴,換”。
從這兩句話裡至少可以看出兩位主角的兩方面態度。
一是對對方的態度:信任,為對方考慮。
二是對價格的態度。一方覺得貴,提出想換一家。另一方聽了建議,不假思索地附和。
在此過程中,沒有偽裝,沒有虛榮,這兩人相處時是輕鬆自由的。
本章裡還有一些其他細節,比如徐縈則對分數的看法、如何處理選單,慕正光對比賽目標的看法、兩人選擇的食物有多少是相同的,這些就不再贅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