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網上任何一點輕微的顫動,都會很快傳播到整張網上。電報、火車、郵輪……正在將偉大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散出去。
狄更斯的《荒涼山莊》《雙城記》,幾乎同時在英國和俄國的報紙上連載;哦,還有大仲馬,他的小說甚至可以同時在法國、英國和俄國連載。
當然,這些報紙的品格各有不同——英國人太庸俗;美國人太粗野;俄國人,哼哼,雖然慷慨,但是他們總愛刪減。
如今,一位美國記者可能在《大西洋月刊》上讀到你在《費加羅報》發表的短篇;
一個莫斯科大學的教授會在《北方之花》上遇見你作品的俄譯本;
而一位倫敦批評家可能因《小巴黎人報》上的小說而邀你渡海去參加一場茶會……
誰懂得如何將作品投進時代正確的浪潮之中,誰就能從紙頁躍上歷史的舞臺——所以,你選擇把《老衛兵》的第一份轉載交給……”
“《小巴黎人報》!”萊昂納爾堅定不移地說道,順便問了一句:“同時給《祖國紀事》轉載不影響吧?畢竟是遠在俄國。”
加斯東·布瓦謝教授聞言,只能嘆了口氣,一句話都不想多說,擺擺手讓萊昂納爾離開了。
————
萊昂納爾坐在回家的公共馬車上,心裡回想這今天與布瓦謝教授的對話。
布瓦謝教授作為精英人士,當然希望自己學生的作品能首先在《費加羅報》上亮相,這樣可以從聲譽層面上完成階層的躍升。
但是萊昂納爾卻有自己的想法。
稿費的巨大差距是一方面,《小巴黎人報》比《費加羅報》多了整整70法郎,幾乎夠他在安坦街12號公寓一個月的房租了。
但最終做出的決定,受眾才是他選擇《小巴黎人報》最重要的原因。
他不想做一個只被書齋裡的學究或者課堂上的文藝青年喜歡的作家——就像福樓拜或者梅里美一樣——而要做一個真正的“大眾作家”。
而加斯東·布瓦謝對十九世紀文學世界的闡述,卻給了他真正的靈感與啟發。
……
思考間,他回到了安坦街12號,輕快地走上5樓,掏出鑰匙開啟門,就聞到一股濃郁的肉香——佩蒂這小丫頭跳芭蕾不知道會怎樣,但是做飯的天賦絕對一流。
“索雷爾少爺,您回來啦!”佩蒂蹦蹦跳跳地來到門廳,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恭恭敬敬地給萊昂納爾鞠了個躬。
萊昂納爾皺了下眉頭,不過沒有多說什麼,照例親暱摸了摸佩蒂的頭:“今天是牛尾西紅柿湯?”
佩蒂用力地點點頭:“按照您教給我的配方……不過我稍稍調整了一下,放了點百里香和檸檬皮。”
“聞味道就知道錯不了!佩蒂,你真是個天才!”
在讚美過她手藝之後,萊昂納爾就看到自己的書房裡亮著燈,皺了皺眉頭——艾麗絲抄寫賬目和文稿不應該在她和佩蒂的臥室裡嗎?自己給她們添置了一張書桌。
不安的感覺襲來,萊昂納爾快步走到書房前,擰轉把手,推開大門。
只見艾麗絲“嗖”的一下,把一迭稿紙背到自己身後,滿臉通紅地解釋:“謄抄賬目沒紙了,我想過來拿幾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