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的明軍分為兩種,一種是衛所兵,一種是營兵。
衛所兵很好理解,就是朱元璋的癔夢,號稱“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的軍戶制度下計程車兵。
營兵則是後來衛所敗壞後的產物,是由招募而來計程車兵組成。
主要由精銳選鋒,家丁等組成,是後期明軍的野戰精銳,而江瀚這一千兩百人也都是營兵。
對於這個結果,江瀚感到很滿意,當即下令伙頭軍生火造飯,等飽餐一頓後,他才領著這兩千人啟程,返回陝西。
延綏鎮大軍來的時候是沿著邊牆一路過來的,但現在兵變後,江瀚一行人也只能挑小路走。
雖然江瀚身上還帶著從吳自勉那裡搜出來的各種印信,但為了安全起見,江瀚還是選擇儘量繞開各種關卡。
在江瀚的授意下,二柱和黑子每遇到一座城池,就會去採買一些糧食,少則幾十石,多則幾百石。
江瀚心裡清楚,以後的陝西,天災頻發,糧食可比銀錢珍貴多了。
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轉眼間已經到了正月末了。
江瀚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山西汾州地界,雪下得越來越大。
僅僅一個晚上,積雪便深到了人的腳脖子處,寒風更是直往人懷裡鑽。
看見天氣如此惡劣,江瀚只好下令安營紮寨,等大雪過了再上路。
江瀚打算避開延水關,從吳堡進入陝西,沿著無定河一路北上,直奔米脂。
等到達米脂後,就和那些不願意跟隨自己計程車卒分別,自己帶著剩下的人找個地方貓起來。
順道看看能不能在米脂把年輕的闖王納入麾下。
“他孃的,這鬼天氣!”江瀚罵了一句,努力往營火邊挪了挪身子。
“江大人,你說咱為什麼還要回陝西去啊?這大明兩京十三省,哪裡去不得?在陝西可是吃都吃不飽了!”
邵勇一邊往火堆裡添著柴火,一邊不解的看著冷得直哆嗦的江瀚。
“邵勇啊,你知道星星之火是如何成燎原之勢的嗎?”
邵勇搖搖頭,一臉疑惑。
“陝西雖然窮了點,但可謂是遍地烽火,前有白水王二殺官造反,後有闖王高迎祥率眾起義。”
“像什麼八大王,闖塌天,過天星大大小小不計其數。”
江瀚如數家珍似的一一報上了這幫人的諢號,
“咱們這幫為數不多的精銳都被調去勤王了,誰還能壓得住這幫草頭王。”
邵勇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江大人領著咱這一千多人,是要找個勢力大的賊頭子投奔?”
江瀚拿起雁翎刀撥弄了兩下營火,搖了搖頭:
“現在造反,還不到時候,我打算帶著你們回鄉去。”
邵勇有些不解,撓了撓頭:
“回鄉?江大人家在哪?咱們這一千多人,回去不得被官府查得一清二楚?”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