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邊軍開始覆明滅清

第24章 雪水浸種法

董二柱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明末時期陝西的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可以說是“十年九旱”,還有一年是發大水。

儘管如此,當地的官府總有些不諳世事的官員,在大旱過後仍然會下令“補種”。

可是補種是補種了,水源問題卻始終沒能夠解決,一連幾個月天上滴水不下,就是補種得再勤,地裡也長不出糧食。

所謂知縣不知縣,知府不知府,民謠裡就是這麼唱的。

但江瀚並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輩,他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他凝視著著厚厚的積雪,腦海裡想起來以前上網看過的一個法子。

雪水浸種法!

雪水浸種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糧食播種前,先用雪水來浸泡種子,以此促進種子的萌芽和生長,提高糧食的生長速度和產量。

經過雪水浸泡過後的小麥種子,生產週期會縮短,產量能得到提高。

此外,雪水還能作為一種儲備水源,還能夠供後期灌溉使用。

雪水中氮元素含量比雨水高几倍,而且雪水當中的重水含量更少,對植物抑制作用更小。

這方法是江瀚在一個論壇上看到的。

江瀚前世可是個痴迷歷史小說的主,他對穿越類歷史小說中的許多方法都十分感興趣。

每當書中提到某種技術或方法,他便會查閱相關資料,甚至親自上手試驗,力求驗證其效果。

比如穿越小說中常提到的——明代《天工開物》中的“黃泥水淋糖法”。

江瀚對這一方法尤為好奇,嘗試過無數次,但是每次都失敗了;即便是網上查詢的相關影片,也從未見過成功的案例。

對此,江瀚只能無奈的感嘆一句,這可能就是明代人的學術造假吧。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宋應星那老頭記載有誤,反正白糖他是怎麼都做不出來的。

不過不提這些,雪水浸種法是沒問題的,是科學研究證實過的,如今這個情形,想必也能試上一試。

於是江瀚簡單地將這個方法講解了一遍,聽得董二柱一愣一愣的,表情有些迷茫:

“瀚二哥,這法子我怎麼從來沒聽過?能行嗎?”

董二柱也是自小種地長大的,可從來沒聽過這等法子,雪水一泡,那種子不得凍死了?

江瀚自然不會說這是幾百年之後的科學研究成果,只是說盡力一試而已。

見董二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江瀚也不多廢話,而是開始詳細講解起他的計劃。

要大規模地利用雪水浸種,進行灌溉,首先得解決儲存雪水的問題。

儲存雪水需要製作冰窖,要挖掘一口深度在2-5米、直徑在2-5米的圓形或方形坑室。

為了防止雪水流失,需要用石板鋪在挖好的坑室裡,上下左右務必鋪滿,儲存的冰雪不能直接接觸土壤,否則就會從土壤中滲漏出去。

挖上十幾個冰窖,江瀚就不信,這水還能不夠用?

這樣,水資源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接下來是灌溉的環節,冰雪不能直接澆在已經發芽生長的小麥上,雖然小麥有一定的抗凍能力,但是突然的低溫環境會導致小麥生長速度減緩,產量降低。

所以他們需要先將雪水化凍,升溫到普通室溫後才能直接灌溉。

因此,江瀚計劃修幾個化凍池,把冰雪從冰窖中取出後,放到化凍池裡,藉助外界溫度逐漸融化升溫。

考慮到這一點,江瀚開始思考,是否能將化凍池修在高處,再透過管道將化凍的雪水輸送到田地裡,採用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