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邊軍開始覆明滅清

第85章 野豬嶺

“方把總,你說延安府那幫追兵,真會從咱們這兒過嗎?”

雖然平日裡總能聽見江大人喊把總的外號,黑子。

但馮老二可不敢這麼喊,他也不敢喊黑把總,只能老老實實的稱黑子為方把總。

黑子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回道:

“老子又不是算命的,我怎麼知道?”

“我只知道旗總讓咱們司埋伏在這野豬嶺,看看能不能撿個便宜,打一場伏擊!”

兩人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馮老二眼前一亮,捅了捅黑子的胳膊,驚呼一聲:

“把總,快看!官道上來人了!”

黑子心頭一緊,趕緊舉起千里鏡,順著馮老二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見官道上塵土飛揚,最先出現的是幾支馬隊,每隊五騎,輕裝上陣,分散在官道兩側,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前隊騎兵停下站定,後隊騎兵立刻跟進,相距不過一里,前後銜接得滴水不漏。

黑子眼神一凜,這是邊軍的塘騎!

塘騎五人一組,皆是輕騎兵,騎兵身後插著幾支各色的令旗。

塘騎和夜不收有所區別。

塘騎主要負責巡邏和傳遞情報,相當於斥候,處於第一線,起著預警作用。

而夜不收更偏向於偵察和刺探敵情,相當於間諜,精通夷語,經常會獨自一人深入敵境刺探情報。

更有甚者,會前往敵營進行招降一事。

比如宣德九年,“山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許彬等,遣夜不收以榜招諭殘虜於單于城,有徑人虜營不還者.”

意思就是:山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許彬,派遣夜不收到蒙古的單于城去招降納叛,結果夜不收進去了就沒再回來。

當時的明宣宗得知此事,大發雷霆,並且警告道,如果被抓的夜不收一直不回來,那麼他就要嚴懲派遣夜不收去單于城的人。

黑子放眼望去,只見幾隊塘騎利索的肅清了前方區域,並向後面打了幾個旗號。

緊接著便是兩隊騎兵,浩浩蕩蕩,一左一右從官道上魚貫而出。

中間的騎兵高舉著兩杆大旗,左邊寫著“奉詔討賊”,右邊寫著“延安營參將艾”。

緊隨其後的步軍分成四個方陣,並排而行,身側還牽著負重的馬匹,兵器甲冑統統都掛在馬背上面。

再往後便是輜重營,與前面浩浩蕩蕩的作戰部隊不同,這輜重營顯得有些寒酸。

其中只有馱馬二三十匹,揹著些鍋碗瓢盆,後面還拖著十幾輛炮車。

整支隊伍前前後後走了近半刻鐘,才從黑子的視線中消失。

黑子看這個架勢,估摸著這支官軍起碼得有三四千人。

一旁的馮老二看得眼熱,忍不住問道:

“把總,不是讓咱們打伏擊嗎?”

“咋不帶人衝出去?”

黑子抬手就給了他後腦勺一巴掌,罵道:

“你狗日的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那支官軍起碼有三四千人!”

“老子在這野豬嶺攏共就藏了一個司,才六百來號人,拿啥打伏擊?”

“衝出去送死?”

馮老二捂著腦袋,嘀咕道:

“那咱們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他們過去?”

“過了野豬嶺,不到兩個時辰就到甘泉縣了,江大人他們還在那兒呢!”

黑子冷哼一聲:

“你懂個屁!”

“趕緊派傳令兵,快馬加鞭去稟報大人,就說有一支三四千人的官軍正從野豬嶺往甘泉縣趕,打的是‘延安營參將艾’的旗號。”

“騎兵約莫四百多人,大小火炮近二十門,輜重少的可憐,估計沒多少糧食。”

馮老二連忙點頭:“還有嗎?”

黑子咧嘴一笑:

“你就跟江大人說,我是故意把這幫官軍放過去的,準備到時候掏他們屁股。”

“只要官軍在前面和咱們打起來,我這邊就衝出去!”

“前後夾擊,說不定能全殲這幫官軍!”

還有兩章白天再寫,扛不住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