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請坐。”方明海坐回沙發,重新拿起咖啡杯,但眼神裡那種漫不經心的審視已經完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商人間探討生意的嚴肅與專注。
他沒有急著喝,而是饒有興致地看向秦遠。
“你剛才的話,很有意思。說說看,你想怎麼合作?”
秦遠也不再拘謹,淡然道:“方先生,這趟莫斯科之行,讓我摸清了一些門道。”
“蘇聯那邊,現在最吃香的是什麼?”
“是時髦的美國貨!”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比如說牛仔褲,只要是美式的、做舊處理的水洗牛仔褲!”
“還有那種硬朗、帶著機車風的黑色短款皮夾克!”
“在莫斯科的市場裡,越是這樣帶著明顯‘美國標籤’的貨,越是供不應求,價格高,還搶破頭!”
他放下茶杯,手指輕輕敲擊著茶几邊緣,條理清晰:
“你就說我們帶過去的蘋果牌牛仔褲,質量比李維斯差嗎?未必。”
“但就因為掛了個‘蘋果牌’,是‘中國南方最新款’,價格就比李維斯便宜兩成!但仍然供不應求。”
方明海微微頷首,作為港島商人,他太瞭解品牌附加值和“崇洋”心理的力量了。
方明海眼中精光一閃。
作為盤踞港島、連線內陸與世界的商人,他對國際流行風向的把握遠非普通人可比。
他不動聲色地點點頭:“繼續說。”
“所以,”秦遠思路清晰,直奔主題,“我想請方先生幫個忙。利用您在港島和廣州的資源,組織生產一批純正美式風格的衣服。”
“皮夾克,不用太厚重的真皮,人造革、優質的仿皮都可以,關鍵是版型要正,要硬挺,肩膀線條要挺括,拉鍊要粗獷閃亮!”
“牛仔褲也一樣,布料要厚實,最好能做一些水洗磨白、區域性破洞或者貓須處理的做舊效果,就是要那種地道的美式‘浪子’感覺!”
方明海聽得連連點頭,這正是他所熟悉的國際流行元素的本地化應用。
但他還是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點,丟擲一個試探性的問題:“很有見地。“
“那…秦先生打算用這些貨色,去賺蘇聯人的盧布?量呢?”
“賺盧布是一方面,”秦遠淡淡一笑,語出驚人:“我想要的,還不止於此!”
他直視著方明海,丟擲了醞釀已久的核心策略:“方先生,我想請您幫我做的這批貨,最好能打上一個特別的標記。”
他微微一頓:“然後,我會將它們‘出口’到蘇聯!”
“由我的渠道銷售出去,在莫斯科市場打響品牌!”
“出口?”方明海若有所思地重複了一遍,隱約捕捉到了什麼,但還未完全清晰。
“對,‘出口’!”秦遠眼中閃爍,“等這批貨在蘇聯市場打出名氣,成為蘇聯人眼中時髦的‘舶來品’象徵之後…”
他身體微微前傾,一字一句,如同叩擊在方明海心坎上:“我們再將其,運回來!運回國內!”
“方先生您在國內,尤其是北方的各大城市鋪設銷售網路時,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稱——這是咱們自己生產的、遠銷蘇聯、風靡莫斯科的暢銷品牌!”
“現在‘出口轉內銷’,回饋國內市場!”
出口轉內銷!
這五個字,如同驚雷炸響在方明海耳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