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第49章 列國豪俠殺局起,趙誠衝竅凝玉液

楚國大殿之上。

楚幽王心中不安,於是問道,“諸卿可有良策擊殺此人?”

“臣以為,此人武力超群,更處於敵軍之中,想要殺他應該派大軍,趁虛而入,將其圍殺在戰陣之中。”

“臣以為不妥,楚國剛剛損失六萬精兵,如今再次出兵,不說秦國會有所準備,或許會中了秦國埋伏,而且一般的將領也很難將此人圍殺。”

“項佗的武力眾所周知,想要派兵將其圍殺在軍陣之中尚且不容易,此人比項佗更加勇猛,圍殺他就更難了。”

“臣以為,應該發出重金懸賞令,楚地多豪俠,或可有隱世大能出手,暗殺此人。”

“臣以為,可以傳信其他五國,遍邀能人異士,擊殺此僚。”

“臣以為,還是大王的安危最為重要,臣聽聞楚地之中,雲夢澤有藏龍臥虎,其中有一位雲夢子能夠以氣御水,施展水龍捲之術,需派人前往雲夢澤,請這種隱士出山,來王宮之中,為大王坐鎮……”

“……”

一個又一個大臣獻出良策。

楚幽王點了點頭,“那就按照諸卿所說,傳信五國,遍邀豪俠,擊殺此僚。”

“再去雲夢澤請隱士來,坐鎮王宮之中,寡人願以上卿之禮待之!”

很快,楚國就派出使臣,進入到了其它幾個國家之中,將趙誠的威脅添油加醋,傳遞給了各個國君。

諸位國君反應不一,因為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一些國家認為秦軍不會攻打他們,所以對此並不在意。

但也有國家認為趙誠威脅太大,假以時日,無人可當,所以暗中響應,遍邀豪俠,準備暗殺趙誠。

……

犨城之外,秦軍在此駐紮休整。

蒙武坐在大帳之中,又在給秦王寫信。

“大王陛下御覽:

臣蒙武頓首再拜,敢以南陽戰事陳明於君前。

自克葉縣之日,趙誠呈報稱楚軍星夜兼程,欲與城中殘部互為犄角,圖殲我師於方城之下。

幸得趙誠先登破城,臣乃將計就計,伏銳士於陘山之麓,張網以待。

及楚援至,其帥乃項氏之虎佗也。

此人素以悍勇聞於江漢,善審虛實,甫見陣形有變,即欲引三萬銳卒奪路而走。

幸有趙誠率騎卒萬三千,疾馳至犨邑峽道,截其歸路。

趙誠挺戟當先,獨戰項佗於陣前,一合之間,力挫其鋒。

項佗膽裂,棄旗而遁,趙誠乘勝追擊,一戟梟首以徇。

楚軍無主,遂潰於野,盡為我軍所殲。

方酣戰之後,趙誠猶意氣風發,復領突騎三千,銜枚夜趨犨城。

其人隻身偽為韓傳卒,賺開城門,手刃守將,據城啟關。

我軍乘亂蟻附,未及三鼓,已克堅城。

此役也,趙誠勇冠三軍,威振敵膽,雖古之惡來、孟賁,未易過之。

訖今累戰,我軍傷亡未逾萬數,皆賴將士用命,尤賴趙誠之銳。

該員真乃國之利刃,所指之處,壁壘皆崩。

臣不勝慶幸,得此虎臣輔翼,願大王重加擢用,以勵三軍。

臣武惶恐再拜,秦王政十六年孟冬”

蒙武寫完這信,感覺心念通達了不少。

喚人來拿了傳信,隨軍報一同送往咸陽。

隨後他攤開地圖,目光停留在宛城之上,靜靜思索起來,如同一座木雕一般,動也不動。

此時趙誠在大帳之中,又與蒙恬在學習兵法理論,同時瞭解許多經典戰役。

經過之前殺星入脈之後,他衝脈凝練元氣的速度更勝從前。

但隨著他投入一千年壽命修煉,凝練元氣之後,心中殺氣越發濃烈。

不得已只能先停了下來,想著再領悟了其它經脈的凝練規律之後,再繼續修煉,或許可以制衡這些殺氣。

於是再次兌換了一顆悟性丹之後,又和蒙恬學起了兵法。

“……城濮之戰時,晉楚爭霸,晉文公重耳為報楚成王之恩,踐行“退避三舍”,後撤9九十里裡,在城濮進行決戰。”

“當時晉軍採用“避強擊弱”策略,下軍擊潰楚右翼陳、蔡聯軍,上軍佯裝敗退誘敵,中軍主力迂迴夾擊楚左翼……”

趙誠若有所思,說道,“此乃示形誘敵、迂迴包抄的戰術要義。”

“喔,你學得很快。”蒙恬對於趙誠兵法一道的悟性也是十分驚歎。

“馬陵之戰,魏國攻韓,齊國再次派孫臏救援,孫臏以“減灶誘敵”之計,在馬陵設伏。”

“他故意減少灶坑數量,偽裝齊軍逃亡嚴重,誘使魏軍龐涓輕敵冒進,最終萬箭齊發殲滅魏軍。”

趙誠說道,“這是因敵而制勝,審敵虛實,因形用權。”

蒙恬挑眉,“喔,不錯呀,你才看了一遍,就能如此準確的對應戰役兵法。”

“你再看這個……”

趙誠應答如流,信手拈來。

“此乃必攻不守……”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