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錢秒殺:我在災荒年間撿娘子

第108章 南下擒龍

建元八年。

春。

乾旱十五年的大明。

終於迎來了第一場雨。

啪嗒。

啪嗒、啪嗒!

豆大的雨點,驟然從墨黑的蒼穹深處砸落。

起初是零星幾點,試探般地敲打龜裂的大地上。

瞬間,那聲音就連成了一片。

譁——

積蓄了十五年的力量,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天幕彷彿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億萬顆沉重的水珠傾瀉而下。

不再是雨點,而是狂暴密集,連綿不絕的水柱。

它們瘋狂地抽打著乾涸的大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整個世界瞬間被淹沒在一片轟隆隆的水幕之中。

“下雨啦!!”

一聲撕裂般的狂嚎。

從山下鎮子的方向炸響。

緊接著,更多的聲音爆發了。

匯成一片山呼海嘯般的狂潮。

“老天爺終於開眼。”

“雨!是雨!真是雨啊!”

“十五年!”

“十五年了啊!”

無數的人影從那些殘破的泥屋裡衝了出來。

他們像瘋了一樣衝進這瓢潑的暴雨之中。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一個個瘦骨嶙峋,衣不蔽體。

他們仰著頭,張開乾裂得如同枯樹皮的嘴。

貪婪地吞嚥著從天而降的雨水。

大笑著,哭嚎著。

有人跪在泥水裡,拼命地磕頭。

額頭砸在泥濘的地上咚咚作響。

有人張開雙臂,在雨幕中踉蹌著奔跑旋轉。

宣洩著所有情緒的嚎叫......

曾經的絕望。

在這一刻被這狂暴的雨水沖刷得乾乾淨淨。

只化作歇斯底里的狂歡。

白行簡自認:神諭造勢,天命所歸。

命心腹在轄地鑿碑,收買遊方道士傳謁。

遠在長安的陸沉舟佇立窗前。

望著這場大雨卻是心事重重。

倒不是因為旱情解決,對手就有了糧食收成,所帶來的忌憚。

而是大旱之後,必有大澇。

顧不得多想。

連忙讓賈三撰寫告示,通知關隴各州預防山洪。

平靜的河流孕育不出璀璨的文明。

這樣的河流,大明有兩條。

為什麼要叫黃河為母親河。

因為黃河一旦開始肘擊。

你就會聽到數不勝數的俺滴娘嘞。

長江?

那你能活下來再說。

關中平原四面環山。

渭河穿行,這種盆地地形本就容易彙集洪水。

秦嶺北坡那些峪口。

黑河、澇河、灃河這些河道。

暴雨時就是天然洩洪通道。

長安的城市規劃排水,早在設計之初就埋下。

後來陸沉舟修繕的時候,又利用現代工藝完善水系網路。

工部負責疏浚河道,滻河淤積,擴大行洪斷面。

在各峪口修築堤防,分洪蓄水。

陸沉舟也打算在河岸種植柳樹固土。

之前還刷過不少桃樹、梨樹、竹子.....

本想災荒結束開始退耕還林,沒想到這時候派上了用場。

長安日報和官文上公佈的訊息傳得很快。

不到兩天時間。

各地危險地區的百姓就已經轉移完畢。

乘坐火車前往長安避難。

故土難離,前提是得有活命的機會。

戶部也啟動了災害應急。

賑災減賦、以工代賑、開倉放糧。

這個訊息不止在關隴地區流傳。

陸沉舟還派兵加急傳到了天下各地。

起初各諸侯還不信。

但雨晝夜不息,連月不止的情況。

不由得讓他們開始正視起來。

其中唯一一位相信的就是白行簡。

不管事情真假與否。

她的王朝絕對不能在這個緊要關頭出事。

收到訊息的半個時辰後,就馬上著手於洩洪防汛的工作。

建元八年,七月。

也就是宣德元年。

白行簡登基之後,更改了年號。

荊、襄、陳、宋。

至於河朔州四十餘大水,平地水深數尺....

賈三關閉了奏摺,火急火燎地前往將軍府邸。

災荒的時候巴不得下雨,現在又恨不得它馬上停下。

真是搞得你沒有半點脾氣。

“我的想法是移民就粟。”

商議之後,賈三說出了原因。

“隴海鐵路已至潼關,能快速救援東都。”

“如今白行簡在民間頗有聲望,這一場大雨也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陸沉舟微微皺眉。

“你的意思是,以救援的名義,吸引百姓前來長安定居?”

賈三點頭,隨即解釋道。

“一來可以收買民心,二來此消彼長。”

“東都洛陽人口銳減,勞動力也就少了一大截。”

“這樣一來,洛陽得以緩解本地糧食、社會風險、財政壓力。”

面對雙贏的局面。

陸沉舟沒理由不答應。

連忙讓賈三派出使者前去商談。

關中暴雨,秦嶺北麓山洪沖毀農田屋舍。

長安城注重排水,地下排水管道,可緩解城區內澇。

秦嶺暴雨致澇河、灃河山洪,沖毀戶縣、長安多地受災。

淹沒農田三十萬畝。

陸沉舟下令減免賦稅,開倉賑災。

儘管有了防患,但在天災面前,還是顯得微不足道。

根據戶部的賑災報告。

關隴各州因災死亡、疫病致死不可勝數。

逃散至長安者,總數就達到十五萬人。

天下各地之中,洛陽最為嚴重。

史官記載:關輔流散,十不存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