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一聲低沉急促的呼喚自身後傳來。
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急。
“洛陽來人了。”
“河東回報,看旗號是欽差大臣。”
“欽差?”
陸沉舟眉梢微微一動。
臉上卻並無太多意外之色。
關隴這幾年的劇變。
像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漣漪遲早會盪到洛陽。
小皇帝宋符潼關失利,河東失守。
加上劍南道白行簡捲土重來。
如今洛陽是水深火熱。
年末,宋符又派人前來和談。
官復原職不說,話裡話外前倨後恭。
思之令人發笑。
面對他兩面三刀的拉攏。
陸沉舟懶得搭理。
既不回覆,也不表明意圖。
“知道了,什麼排場?
他目光掠過楊燕身後那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語氣平靜無波。
楊燕的聲音更沉了些。
“排場不小。”
“按制護衛親兵三百。”
“前導儀仗齊備,鳴鑼開道,看樣子是有備而來。”
他頓了頓:“是否要先行知會幽靈小隊,做些準備?”
“不必。”
陸沉舟開口,聲音不高。
卻帶著一種磐石般的篤定。
“我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傳令下去,府衙照常理事。”
“該收糧的收糧,該修渠的修渠。”
楊燕看著他平靜而堅定的側臉,深深吸了口氣。
抱拳沉聲應道。
“是!將軍!”
晌午時分。
長安內城,將軍府邸。
所有官職都是由王雲裳親自策劃。
借鑑了朝廷的三省六部制度。
又與陸沉舟商議之後,建立了三司六部。
類似中央集權,但側重在關隴以及草原的管理。
【長安人民鎮府司】
(河蟹神獸)
賈三任人民鎮府司正。
總攬長安全域性事務,協調各衙門,維護穩定。
其下:吏、戶、禮、刑、工,五部尚書。
由百姓自發投票選舉擔任,五年輪換。
【明鏡司】
趙紅纓擔任司正。
由原來的治安局改名而來。
恪守:三尺之律,太平之道。
其下:
(都察院)
監察彈劾所有文武官員的失職違法,巡視各部各省的吏治、民生、司法。
(通政院)
溝通上下。接收各衙門、各省及地方官員的奏章。
(大理寺)
最高審判複核,複審長安刑部、確保律法適用準確。
與刑部、都察院合稱。
三法司,共同審理重大案件。
【兵馬司】
軍事最高之權,自然是陸沉舟牢牢把控。
其下五軍都督府,陳服擔任。
管理長安衛所軍籍、軍官、訓練。
(長安總兵府),劉五擔任。
負責軍事防禦、作戰、排程衛所兵馬。
(長安衛指揮使司),趙雲擔任。
守衛、巡邏、治安彈壓。
(長安都指揮使司),王豹擔任。
城中所有衛所軍務、屯田、訓練、城池防務。
其餘將領按部就班,原封不動。
“如今城中勞工日漸增加,我的想法是打通草原的鐵路。”
陳服看著在場眾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沒人比他更懂草原的帶來的隱患。
陸沉舟翻閱著修建進度,勞工人數確實龐大。
巨大的消費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經濟。
習慣了大魚大肉的日子。
回去吃糠咽菜,那不是沒苦硬吃嗎?
長安城的物價雖然便宜,但是誰不想過好日子住好房子。
貸款買房瞭解一下?
為了長安的繁榮,還是苦一苦城中的百姓吧。
要說起來,陸沉舟都算有良心的了。
“城中的修繕人手尚且足夠,通往洛陽的工程也在飽和。”
賈三沉思了一番,開口道。
“不如讓四郎帶回來的奴隸,去修建草原的鐵路如何?”
這個想法陸沉舟原本就有。
如今有人提起來。
既不用揹負罵名,他自然同意。
計劃是賈三提的,跟我陸沉舟有什麼關係。
提議全票透過,開始下一項議事。
駐守河東的秦榮率先開口。
“這段日子,朝中屢派使者,前來拉攏。”
“我們下一步是不是要推進戰線,往洛陽一帶駐紮?”
要說沒人投靠朝廷不現實。
已經發生了不少例子,均被高官厚祿吸引。
直到他們到了洛陽才發現。
這裡竟然還比不上慶陽的繁華。
連最愛的夜宵燒烤都沒有。
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鎮守劍門關的陳大山接過話茬。
“白行簡與鄭伏龍於南陽交戰。”
“這段時間以來奪下了不少城池,各地的起義紛紛再次響應。”
“依我看,是時候攻打洛陽了。”
眾人紛紛響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宋符這個勢力雖然不強。
但是他在名義上噁心你啊。
“不行。”
說話的是王雲裳,在場之中只有她一位女性。
“夫君是他的結拜兄弟。”
“如此攻打洛陽,名不正言不順。”
“你們讓史官如何記載?”
“明太祖雖然也是造反起家,但接受了大虞皇帝的禪位繼承。”
“正統上屬於合法統治。”
陸沉舟才不在意這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