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1792

第47章 凡爾登保衛戰

在議會的命令下,貝爾蒂埃把8千人的巴黎城防軍擴充為1萬5千人的近衛師。15個營的步兵,5個炮兵營共80門炮,6個營的騎兵。路易.查理還命令貝爾蒂埃把各營、連副職軍官留下建立第二近衛師。

透過商業聯盟的籌備,三天內近衛師出征所需要的後勤物資和運輸車輛就準備完成了。近衛師把後續物資運輸交給了商業聯盟的運輸公司後,7月31日新組建的第一近衛師就出發了。

15個營的步兵被分成5個團,2個團為一旅,聖伯夫上校擔任其中一旅指揮官,另一旅長則是貝西埃爾中校,還有一團作為預備隊由貝爾蒂埃親自掌握。而炮兵總監由拉克洛擔任,為此恢復了他的上校職位。達武和格魯希都已經提升為少校,各自負責一個騎兵團。

根據貝爾蒂埃和參謀軍官團的判斷,凡爾登是反法同盟軍必攻之城。路易.查理隨即下令向凡爾登出發。貝爾蒂埃開始猶豫起來了,說道:“殿下,反法軍有13萬多人,他們現在離凡爾登很近,我們只有1萬5千人,還離的較遠。我們這麼貿然衝上去不大好吧。”

路易.查理現在只想離開巴黎越快越好,那還在意對面人比自己多了快10倍的事。“正因為我們人少,所以才要儘快趕到凡爾登啊,守城總比和他們野戰好吧。”路易.查理兩輩子都沒玩過軍事指揮這種高難度遊戲,但是怎麼看有堵牆擋著總是佔便宜的。畢竟現在還是黑火藥時代,不是炸藥時代。

在路易.查理的堅持下,新建立的巴黎近衛師向凡爾登出發了。在路易.查理和商業聯盟2年多的努力下,巴黎工業區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水泥的發明,不僅滿足了在巴黎的主要街道上實施路面硬化的需求,還在巴黎和蘭斯之間完成了第一條6米寬的水泥道路。而從1790年開始,從南美進口的大量生膠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成熟的硫化橡膠的成熟工藝,當然這時的工藝還是隻能製造實心的橡膠輪胎和普通的膠皮輪胎而已,但是這已經使得法國的道路交通運輸事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也因此巴黎近衛師從巴黎到蘭斯將近130公里的距離只花了4天的時間,而從蘭斯到凡爾登卻用了3倍的時間足足12天。一路上路易.查理並沒有坐在馬車裡,而是像一名騎兵一樣騎馬行軍。

他不斷的和行軍中的步兵們聊天,鼓舞士氣,並帶頭唱起了士兵們中最流行的魯熱·德·利勒所寫的萊茵軍戰歌(馬賽曲}。路易.查理甚至下令把這首歌作為近衛軍的軍歌,雖然貝爾蒂埃認為這首歌的內容不甚妥當,但是路易.查理堅持並說道:“少將先生,這首歌所蘊含的力量不是我們禁止就能消失的。與其讓這首歌成為敵人打倒王權的旗幟,不如讓它成為法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號角。”

在經過16天的艱苦行軍中,路易.查理堅持和士兵們同吃同住、互相瞭解,當到達了凡爾登時路易.查理已經和大多數士兵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一刻,路易.查理第一次感覺自己擁有了一隻真實的力量,而不在是從前依靠貝爾蒂埃這些軍官們的力量。

巴黎近衛師趕在敵軍前面抵達了凡爾登,這大大激勵了凡爾登軍民因為反法同盟軍大軍壓境而衰落計程車氣。隨後附近的國民自衛軍和民兵紛紛向凡爾登聚攏,而商業聯盟依靠內河航運,也向凡爾登運來了大量的作戰物資。

接下來幾天,第一近衛師一邊編制義勇軍和國民自衛軍,一邊修整凡爾登的城牆堡壘。正當他們乾的熱火朝天之際,8月25日一個噩耗傳來了,隆維陷落了。

貝爾蒂埃透過詢問敗退下來計程車兵,原來巴黎立法會議上,馬拉和雅各賓派提出要追究拉法耶特侯爵在馬爾斯校場射擊人民的暴行,因此立法會議召集拉法耶特侯爵回返巴黎。

拉法耶特不願意接受肅反委員會的質詢。他宣佈自己願意承擔校場血案的全部責任,然後就離開了軍隊。同時隨他離開的還有步羅—德—蒲濟、拉圖爾—莫堡、亞歷山大·拉梅特和參謀部的幾個軍官。他透過敵人的崗哨投奔荷蘭,以便從那裡到他的第二祖國——美國去。

拉法耶特出走後,色當的軍隊處於無人指揮的狀態中,無力抵抗力量強大組織嚴密的反法同盟軍。8月20日,隆維被普軍包圍,21日被炮擊,24日就陷落了。

路易.查理不由的感嘆道,果然神一般的對手都比不過豬隊友啊。30日,反法同盟軍迫臨凡爾登城下,並加以包圍和轟擊。此時凡爾登城內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物資,集結了將近3萬人。而反法同盟軍經過分兵後,到達凡爾登城下也只有5萬多人。

當反法同盟軍受阻於凡爾登城下不能前進時。路易.查理下令抽調出一個裝備來復槍的獵兵營和本地的國民自衛軍結合,去襲擊犯法同盟軍的後勤補給路線。

而立憲會議終於清醒了過來,任命迪穆裡埃接管摩澤爾河的部隊,佛蘭德邊境的貝農維爾接到命令,應率領九千人於9月13日到達雷特耳,擔任迪穆裡埃的左翼。迪伐爾應率領七千人於7日趕到謝納—波浦勒;最後,克勒曼須率領二萬二千人從右方的梅斯來增援凡爾登。

反法同盟軍連續幾天圍攻凡爾登不下後。9月3日,不倫瑞克公爵得知法國王太子就在凡爾登城中,就向城內派出一名使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