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1792

第65章 杜羅瓦的來信一

杜羅瓦送回的信,原來是一本厚厚的日記。它和一堆線裝書裝在一個箱子裡,路易.查理翻了翻這些書,書上豎排無標點的繁體字看的他頭大。

但好歹還是看出了,這是一些明末士人記錄的滿清入關的歷史,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等等。路易.查理看著書臉上浮出了笑容,真是難為這位奴隸販子了,居然真的找到了這麼多清國禁書。

放下書後,他坐回書桌前開啟了杜羅瓦的日記。這是一本從南特出發就開始記錄的日記,當杜羅瓦出發時,英國尚未對法國宣戰,因此杜羅瓦的船隊去往東方的旅行還算順利,途中只需要面對海盜和海上的風暴。

一路上這隻船隊運氣不錯,都沒怎麼遇到海盜和風暴。經過8個月的艱苦旅行後,船隊抵達了婆羅洲。在這裡,杜羅瓦和當地的殖民者荷蘭人的交談中,知道了這個島上還有個華人建立的殖民地,杜羅瓦決定去接觸一下。

他率領的船隊繞了半個婆羅洲到達了華人控制區內,這裡的華人對他們這些歐洲白人非常戒備,並不情願和他們接觸。直到某位當地有名的商人向船隊中的商業聯盟代表表示,他對西洋火器的貿易感興趣,杜羅瓦讓人贈送這名商人10只前膛槍和一部分火藥,希望這名商人能替自己引薦蘭芳公司的高層人士。

當晚,一名陳姓青年來到了船隊停泊的港口求見商團主事,他和杜羅瓦見面後,提出想要用金子購買火槍和大炮。杜羅瓦表示這趟船隊並非專門來東方做火器生意的,因此他愛莫能助。不過如果這位陳先生能告訴自己購買火器的目的,也許下次他可以從歐洲帶來火器。

這位陳先生當時什麼也沒說,就這麼告辭離開了。但是後面幾天,他多次到船上拜訪,參觀為商團護航的幾隻軍艦上的設施,也給船隊帶來最受歡迎的生鮮食物。

一來二去,杜羅瓦和他就混熟了。交談中,陳姓青年做了自我介紹。他叫陳阿生,是蘭芳共和國成立前身,蘭芳大統制共和國的總制陳蘭伯的孫子,他和黃桂伯之子黃新林等非嘉應人交好。

他們不滿羅芳伯定下的,大唐總長非嘉應人不得擔任的規矩;又對羅芳伯等蘭芳公司的創業者一心歸附滿清,而滿清不屑一顧的狀況感到憤怒;而此時島上土人和荷蘭殖民者對華人的敵視又讓他們感覺到了危險。

在聽說杜羅瓦這隻白人船隊和島上的荷蘭人並非一路,還正在打仗,就過來試探的求買武器。而杜羅瓦的善意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認為也許可以獲得其他西方來的善意白人的支援,對抗荷蘭人。

在多番交流下,陳阿生和黃新林等蘭芳公司的新生代和杜羅瓦達成了協議。待船隊回歐洲時,帶上一些人去學習西方知識。他們希望獲得船隊背後的法國商業聯盟的支援,為此他們願意和法國商業聯盟保持固定貿易,並替商業聯盟種植橡膠。

這次杜羅瓦的船隊本身就是想在東南亞開闢橡膠園,以保證生膠來源不被葡萄牙和西班牙佔領的南美洲殖民地控制,而西非適宜種植橡膠的地區太少,也缺乏足夠的種植橡膠的勞動力,產量一直增加不上去。

杜羅瓦留給了陳、黃二人數千株橡膠幼苗和3萬5千顆橡膠樹種子,並派了精通橡膠種植和取膠技術的技術人員。約定婆羅洲所開闢的橡膠園40%的股權歸屬於商業聯盟,而橡膠園所產生膠優先出售給商業聯盟。

船隊在島上耽擱了2個半月後,杜羅瓦帶著陳、黃兩人指派的,給船隊的引航人和幾個熟悉清國官府的商人往廣州出發了。

在經過安南洋麵的時候,船隊救起了一名漂流者。這位奄奄一息的漂流者,雖然自稱是遇到海盜的海商。但是船上的醫生給他治療後告訴杜羅瓦,從他的身上遍佈傷痕來看,他有可能是名海盜。杜羅瓦不以為意,在漂流者傷好後和他交談,瞭解了關於南中國海和廣東、福建沿海的許多情報。

1794年4月船隊到達廣東外洋,在這裡,杜羅瓦和商業聯盟的東方貿易代表交流後,決定把船隊分成兩部分。商業聯盟三隻東方貿易商船和一艘軍艦前往澳門進行正常貿易,而杜羅瓦帶領一隻商船和一艘軍艦去往廣州。

他們到達廣州時,得知馬戛爾尼的訪華使團剛剛離開廣州不久。杜羅瓦向滿清官吏說明自己是海外前來歸附的藩國王室後,廣州巡撫朱圭知道後不敢自專,隨即把事情彙報給了兩廣總督長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