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4月20日,法國遠征艦隊到達新奧爾良。新奧爾良城始建於1718年,剛開始不過是建立在密西西比河入海口處唯一的高地上的一個村子。城市北面是風景秀麗的龐恰特雷恩湖,南面是水域寬廣的密西西比河。
新奧爾良城在西班牙人將近40年的統治期間發生了兩次大火,原先老城區的法國式建築都已經差不多被燒燬,重建後的新奧爾良老城區現在大多是西班牙式樣的建築。
商業聯盟用了三年時間對這座法國在北美大陸最重要的據點進行擴建後,新奧爾良城已經擴充套件到原來城市的兩倍大小。新奧爾良新建的城區中,大多數建築是採用了巴黎工業區那種毫無美感的,可以批次製造的工業化住宅外。
還有一些建築則沿用了大革命時代興起的新古典美術主義,完整的構圖,強調理性的感覺,造型上重視輪廓,但不重視色彩,比如新奧爾良大學、新奧爾良總督官邸等。
新奧爾良城的人口從西班牙統治期間的5萬人不到,發展到1801年的將近10萬人,主要功績就是這兩年在商業聯盟主持下的大力殖民,城市中有3000多人是來自清國的移民。
“叔叔,叔叔,我在這裡呢。”蘇菲揮著手興奮的向著碼頭上一位中年人跑去。留著八字鬍,穿著一套黑色禮服的健碩中年人微笑著擁抱著蘇菲,他的身邊站著一位漂亮的女性。
經過兩週顛簸的海上風浪,路易.查理走上新奧爾良碼頭時,還感覺地面在漂浮。“好久不見啊,費拉斯先生。這位是?”看著迎上來的費拉斯和他身邊的女性,路易.查理詢問道。
“這是我妻子薩拉,她是一名波蘭移民,我們在一年半前結的婚。”費拉斯開心的替自己的夫人介紹著。“很榮幸見到您,殿下。”薩拉向路易.查理問候道。
“真是,費拉斯先生你簡直像是換了個人一樣,我真應該感謝薩拉夫人。”路易.查理對著費拉斯夫婦開著玩笑。在愛情的滋潤下,那個一臉苦大仇深的費拉斯不見了,這讓路易.查理為費拉斯感到由衷的高興。
路易.查理和費拉斯寒暄了一會,就環顧四周,打量著新大陸的一切。新奧爾良城和港口之間還有一段距離,經過商業聯盟這些年的擴建,港口雖然已經是原來的三倍有餘,但依然滿足不了遠征艦隊的需求,一部分艦隊還需要循著密西西比河而上,或分流到密西西比河東岸去。
來港口迎接遠征艦隊的人並不多,路易.查理坐在馬車上聽著費拉斯介紹這裡的情況。新奧爾良城內除了三分之一人口是商業聯盟動員來的法國工人和農民外;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大革命爆發時流亡出國的貴族們,或是大革命失敗逃亡而來的山嶽黨人;還有三分之一則是來自美國。在商業聯盟沒有開發北美大陸之前,新奧爾良城內最多的商業就是美國人開設的毛皮貨棧。
這些美國人反對一切來自舊大陸的權威,他們自稱為美利堅人,他們認為佔有整片北美大陸是美利堅人的天命。為此,這些美國人不斷的越過密西西比河,尋找財富、毛皮和通往西海岸的道路。
費拉斯總結道:“為了阻止他們入侵法屬路易斯安那,總督府和商業聯盟聯合,在密西西比河各個要緊的節點建立了要塞。阿爾佛雷德帶著總督衛隊沿著密西西比河巡視,已經和美國移民發生了多起衝突。
而密西西比河西面中央平原地帶的印第安人,又反對商業聯盟對他們傳統領土的勘察和移民,也和我們發生了不少衝突。現在只有五大湖流域的印第安人,因為之前和法國人一起攜手對抗過英國人,還和我們保持著友誼。
美國政府對美國移民越過密西西比河的行為,一直保持著默許態度。去年11月,美國艦隊司令托馬斯·托克斯頓帶著星座號和特拉華號來到密西西比河口,想要強行進入新奧爾良港,被守衛港口的大炮警告射擊後才離去。”
聽完費拉斯對北美大陸基本情形的介紹後,路易.查理不自覺的皺著眉頭說道:“美國人嗎?才獨立沒多久,就想著侵佔法蘭西人的土地了嗎?”
路易.查理一邊想,一邊向著馬車外望去,馬車行駛在煤渣水泥修建的道路上,非常平穩。但是這條道路之外,就是星羅棋佈的湖泊和沼澤,看來新奧爾良城要繼續發展擴大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呢。
雖然新奧爾良城這兩年發展迅速,但這次法國遠征艦隊將近7萬5千人的到來,已經超出了新奧爾良城的承受能力。
為了安頓遠征軍龐大的人口,遠征艦隊在新奧爾良城隔著密西西比河對岸的地方新建了一座軍營。仰仗著北美大陸尚未開發的茂盛森林,和商業聯盟在新奧爾良建立的基礎工業,加上遠征軍龐大的人力,新軍營只用了不到半個月就基本成型了。
新奧爾良城侷限於周邊的湖沼地形,想要再擴大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路易.查理和商業聯盟的北美代表商議後,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尋找合適的地點重新建立一座城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