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1792

第481章

同樣是薩摩出生的海軍少將,高崎五郎右衛門則大聲的贊同的山田清安的意見。

近20年的明治維新讓日本國力增長之餘,也讓日本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了起來。

在國內,以長州藩為主導的陸軍,開始試圖推翻凌駕於日本政府之上的東方貿易公司同江浙財團,他們試圖讓日本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

而一直同江浙財團交好,且控制這日本海軍的薩摩藩藩士們,則認為以日本的力量是無法對抗兩個巨人的。

他們試圖利用東方貿易公司同江浙財團之間的矛盾,先把東方貿易公司在日本的勢力驅逐出去,然後再等待機會迫使江浙財團退出日本。

薩摩藩的藩士大部分都進入過天津海軍指揮學院學習,他們在學習之餘,也遊歷過河北、山東、遼東半島。

華北平原上那些如同樹林一般的煙囪,已經讓這些日本人喪失了反抗中國人的勇氣。

高崎五郎右衛門曾經接受了明治政府的命令,對共和國北方進行了一個社會調查。

他回到國內的彙報就是,光光是遼東半島一年的發展,已經抵得上整個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而遼東半島只是共和國一個剛剛開發不久的地區。

以共和國的資源,加上近乎無窮的人力,除非共和國內部發生了內戰,否則缺乏資源的日本是無法抗衡這個亞洲的霸主的。

面對共和國碾壓日本的絕對力量面前,長州藩控制的日本陸軍不得不做出了讓步。

不再要求驅逐包括江浙財團在內的外國勢力,只把目標對準了涉及日本政權最深的東方貿易公司。

自從北洋海軍變更為共和國海軍之後,外籍軍官的人數就開始不斷的減少,而東方貿易公司對於共和國海軍的影響也在不斷下降。

原本依託北洋海軍為後盾,在東亞進行壟斷貿易的東方貿易公司,隨著工業革命在亞洲的擴散,東方貿易公司的壟斷利潤在不斷的下降。

而當共和國華北工業區、山東工業區、東北工業區的開發走入正軌之後,必然也就同東方貿易公司的經營專案發生了衝突。

到了1837年,共和國已經從資源輸出國,變成了一個資源輸入國家。

東方貿易公司以日本為基地的工業區,頓時遭遇了最為激烈的商業競爭。

共和國的資本家們,希望把日本納入中華經濟圈,使得日本成為從屬的一個工業分基地,不希望日本進行全面的工業化。

此外日本的人口,也決定了這是一個居於共和國之下的,亞洲第二大的市場。

然而東方貿易公司的董事們,卻不願意成為共和國的經濟附庸,他們憑藉著同北美商會、法國商業聯盟的關係,不斷的對抗共和國在東北亞及東南亞海域上的貿易擴張。

日本新興的資本家同樣不滿於,東方貿易公司從他們的利潤中分走了最大的一塊。

而底層的日本民眾則不滿東方貿易公司控制日本的大米市場,就算是糧食豐收的時節,日本民眾也無法填飽自己的肚子。

當共和國對英、俄宣戰,把目光轉向遙遠的中亞和南亞之後,日本政府認為改變日本的機會已經到來了。

為了取得事後共和國政府的支援,日本海軍加入了共和國一方,對英宣戰,並主動擔負了向澳大利亞進軍的任務。

對於這些輕易的擊敗了英國在澳大利亞殖民者的日本海軍來說,此時最為關切的還是,國內即將發動的對東方貿易公司的農民暴動。

1838年9月,大阪發生了米騷動,隨即這場運動遍及了全日本。

這場運動的目標直指東方貿易公司,農民們聲稱這些西洋夷是想把日本人餓死,才壓價收購日本的大米,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再高價出售。

而且東方貿易公司對於日本地主的貸款,常常設定了許多陷阱,導致了大多數地主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以廉價出售,以償還貸款。

東方貿易公司顯然不能接受,這種在整個日本範圍內的反抗運動。但是日本政府的推脫,一向和東方貿易公司聯手的江浙財團的沉默,讓公司的董事們立刻了解了這是一個陰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