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1792

第480章

得到了漢諾威地主和領主支援的英、普聯軍進展速度很快,很快就推進到了阿勒河區域,離開漢諾威市大約只有一日路程了。

李.華特和馬略決定,在阿勒河同聯軍打上一仗,然後再撤回漢諾威市。

兩人調集了6000人,和阿勒河對岸的策勒隔河對峙。英普聯軍派了另一隻軍隊插到了吉夫霍恩,切斷了漢諾威市同沃爾夫斯堡之間的聯絡。

優勢兵力的敵人,再加上兩面受敵,法軍很快就從阿勒河敗退了。

漢諾威市對於敗退法軍表示出的冷淡態度,讓馬略認為在這座城市打一場防禦戰,顯然是不合適的。

他可不想把帝國的皇儲丟給英普聯軍,否則回去之後皇后陛下非撕碎了他不可。

馬略不顧李.華特的反對,強行帶著他撤回了法蘭克福。在法蘭克福的郊外,灰頭土臉的李.華特遇到了被路易.查理派來接他的範佩.迪恩。

“你怎麼過來了,是想來嘲笑我的嗎?”李.華特心情惡劣的問道。

“我可忙的很,那有空和你過家家。父親讓我帶你回去,別鬧彆扭了。”帝國陸軍中校範佩.迪恩看著自己的弟弟平靜的說道。

在一番爭吵之後,馬略終於把想要時時想要返回漢諾威的李.華特,交了出去,這總算讓他鬆了一口氣。

隨著李.華特、馬略等人的撤退,英普聯軍佔據了大半個漢諾威王國,只有一隻1500人的法軍撤退到了漢諾威王國的西南部,獲得了當地農民的支援,而堅持了下來。

隨著法軍在漢諾威的失利,路易.查理動員了10萬法軍,加上萊茵聯盟的5萬人,共計15萬人應對英、普的宣戰。

與此同時,英國增派了2萬5千人的軍隊,普魯士也集合了25萬大軍,兩國一致要求法國放棄,對於聯合王國同漢諾威王國的權力。

一週之後,梅特涅也迫不及待的加入了這個聯盟,理由是為了捍衛歐洲各國的傳統。

三國聯軍超過了45萬人,而法軍也繼續增發部隊到25萬人。法軍被分為兩個部分,路易.查理坐鎮法蘭克福,帶領一路共15萬人抗擊英普聯軍35萬人。

而拿破崙帶著10萬人進攻奧地利,先迫使維也納退出這場戰爭。

雖然拿破崙已經10多年沒有打仗了,但是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似乎毫無退步,奧地利近24萬大軍被他各個擊破,僅僅3個月時間就攻到了維也納的城下。

維也納的宮廷頓時逃離了維也納,在逃跑途中,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建議,讓斐迪南一世退位,讓位於其弟弗蘭茨·卡爾大公,以改善哈布斯堡王室在奧地利臣民中的形象。

這個建議最終被接受了,在瑪麗婭·安娜和蘇菲兩妯娌的勸說下,斐迪南一世以精神方面的疾病退位了。

和斐迪南一世相比,弗蘭茨·卡爾大公雖然智力正常,但是他卻是一位碌碌無為之人。

弗蘭茨·卡爾的繼位只是恢復了一些,奧地利人民對於這場戰爭的信念罷了。

但是從擊敗了法國之後,奧地利對於國內的專制統治,已經完全摧毀了奧地利人民當初因為反對法國入侵,而激發的對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時熱忱。

斐迪南一世退位之後,就同妻子前往布拉格郊外隱居,不再過問政治。

在匈牙利首府波若尼的等級議會中,35歲的代表科蘇特第一次在議會上提出了匈牙利自治、不參與奧地利同法國戰爭的建議。

不過佔少數派的資產階級民主勢力,並沒有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援,在匈牙利全國議會上,認為奧地利、匈牙利利益一體的議員還是居多。

在梅特涅的周旋下,匈牙利議會還是決定了支援哈布斯堡王室,奪回維也納的主張。

在法蘭克福以北、以東,路易.查理指揮法軍同英普聯軍打了一場持久的防禦戰。

一戰的壕溝加上鐵絲網的陣地戰術,人數佔優的英普聯軍遭受了重大傷亡,但是卻依舊沒有獲得什麼進展。

等到拿破崙攻下維也納之後,揮軍北上進攻柏林,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不得調回了普軍的主力回防,獨木難支的英軍被迫退回了漢諾威。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