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前兵曹掾史吳豐就被陳旭所殺,若是啟用他,一千多郡國兵又會怎麼想?
見橋瑁與眾人沉默不語,橋宇大聲說道:“陳文昭殺人只為義字,鄉人誰不稱讚?陛下現今大赦天下,他便是無罪之身。如今黃巾叛亂,正是用人之際,還請郡守大人三思。”
橋宇與陳旭相交莫逆,一直想為他謀個前程,如今既然有如此好的機會,他自然竭力推薦陳旭。
“荒謬,此子雖勇,然他出身貧寒,又怎會熟讀兵法?”
郡丞為人比較正直,雖說陳旭殺掉張其一家,使他非常佩服,但還是不相信橋宇之言,直接出聲反駁。
橋宇聞言,有些無言以對,他總不能說,陳旭殺人後被他藏匿家中,然後熟讀兵書吧?
衡量了一下其中的得失,橋瑁仍然決定啟用陳旭。
畢竟,若是無法守住東郡,他的罪責肯定不小。
再說他本來就與宦官勢同水火,再被他們記恨也沒有什麼,至於郡國兵那裡,就讓陳旭自己解決吧。
既然橋玄對陳旭期望如此之高,想必他有些過人之處。
想通這些,橋瑁當即出言:“我最近才得知,陳文昭逃逸之後,喬裝打扮、隱姓埋名去了睢陽,不知怎麼就被我的伯父看重,傾囊教授兵法。直到大赦天下以後,陳旭才將真實身份告知伯父。”
橋瑁說完之後,在座眾人臉色各異。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陳旭隱姓埋名被橋玄看重的鬼話。
他們只是沒有想到,藏匿陳旭的居然是他這個東郡太守。然而在座之人都是橋瑁黨羽,雖然知道其中貓膩,卻也沒人說破。
“陳文昭被橋公看眾?”
陳旭被橋玄看眾之事,他們都感到稀奇。
橋玄名聲極大,曾經還位列三公,他看人的眼光之準,天下皆知。既然陳旭被他看中,說明他必然有過人之處。
“不錯,伯父來信,竭力稱讚陳文昭,說假以時日,陳文昭必將成為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就連他的字也是伯父所取。”
“伯父曾言,如今天下混沌,給他取字文昭,就是希望他能以文安邦,以武定國,如同旭日東昇一般,為天下帶來光明,以壯我昭昭大漢之聲威。”
聽聞橋玄如此誇讚陳旭,在座眾人盡皆變色。
橋玄的評價不可謂不高,若果真如此,陳旭就值得他們重視了。
“既然蒙橋公如此稱讚,此子定然不凡,徵辟他為義軍首領,可也。”郡丞出言說道。
他為人雖說比較正直,但還是有些門戶之見,之前見陳旭出身貧寒,還有些輕視。
如今既知陳旭被橋玄看眾,還讓橋玄傾囊教授兵法,就算得上是橋玄的半個弟子。
如此一來,陳旭絕非外人,他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既然如此,就沒有理由拒絕。
眾人都不反對,只有長史問道:“我觀黃巾動靜,不日便有可能攻城,要請回陳文昭,來回恐怕要十數日之久。若在此期間,賊人攻城,卻是奈何?”
“哈哈,此事何難?三日前文昭就回到濮陽,處理完村中事務,不日便會過來看我。”
橋宇見終於可以為陳旭謀個前程,大喜過望。
陳旭回到陳家村,雖說一開始忙著村中之事,沒有來探望橋氏父子,卻讓人給兩人透過信,還帶回來了一封橋玄的書信。
就在此時,一個橋宇的隨從出現在門口,向橋宇打了個手勢。
橋宇出去,隨從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橋宇頓時面露喜色。
轉身回到郡守府,橋宇對眾人說道:“不曾想文昭剛好過來看我,容我先失陪一下。”
言畢,橋宇就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一個多月不見,他也甚為思念陳旭。
“諸君,既然決定徵辟陳文昭為義軍首領,我等不妨出去迎接一番,畢竟破賊之事,還要仰仗文昭。”
橋瑁知道自己伯父看眾陳旭,再加上陳旭也算得上是橋氏的門生,就想要多多提攜他。
眾人聞言,都沒有拒絕。
他們雖說位高權重,陳旭跟他們比起來相差甚遠。然陳旭前番殺掉張其一家,本就聞名州郡,令士族刮目相待。
而今更是被橋玄看眾,成為橋氏門生,如此便將與眾人同殿為臣。再加上還要仰仗陳旭抵抗黃巾,所以就跟隨橋瑁一同出去。
他們也都都想看看,能被橋玄竭力稱讚之人,究竟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