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字汝霖。
顧誠萬萬沒想到,會這麼快就見到這位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帥。
“汝霖兄,這位就是從燕地南下的小子顧誠……”
顧誠也沒想到,張叔夜會在宗澤面前著重介紹他,這讓他不免感到受寵若驚。
“小子顧誠,拜見汝霖公。”
宗澤無疑是一個令人敬仰的抗金英雄,顧誠心甘情願地朝這位剛滿六旬的老人行禮。
“汝出身遼國,能不忘我漢人之根本,難能可貴!”
宗澤聽了顧誠的經歷,滿嘴稱讚,特別是顧誠熟悉金遼兩國,這讓他更感興趣,而後也向張叔夜介紹了一人。
霍安國。
宗澤擔任萊州膠水縣令時,霍安國是縣尉。
宗澤見霍安國是員悍將,當縣尉屈才了,於是舉薦他去西軍。
霍安國去西軍七八年,立下戰功不少,可西軍自成一體,外人很難出頭,他的才能並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宗澤擔任登州知州,當大宋與金國海上之盟後,料到金國將來可能會成為強敵,又見梁山賊患猖獗,就想到了霍安國。
霍安國被登州知州宗澤上書朝廷調任為登州兵馬都監。
調一人容易,調三百馬軍就難了些,調令一波三折,直到不久前才由樞密院下到霍安國的手裡。
等霍安國帶著幼子率本部三百精騎出發的時候,收到宗澤卸任登州知州的訊息。
算腳程,二人正好在濟州地面相逢。
只是誰也沒想到,霍安國剛進入濟州地界,就截住了追殺顧誠的一夥梁山賊寇。
殺死燕順,活捉白勝、鄭天壽和劉唐。
得知這個訊息,顧誠大喜地道:“恩相,汝霖公,霍都監,請將這些人交給在下處置!”
張叔夜笑問道:“你打算如何處置?”
“燕順屍首與王英作伴,鄭天壽、白勝和劉唐三人,屬下想要做一些文章。”
“哦!”
張叔夜沒有問顧誠要怎麼做,而是撫須看向宗澤,後者笑道:“既然你們早有計劃,這些賊寇自然交由你們處置。”
張叔夜這才笑道:“顧誠,好生利用。”
“恩相放心,小子必定廢物利用,發揮成效。”
“哈哈,好一個廢物利用!”張叔夜又對霍安國道:“還請霍都監協助一二。”
“末將遵命!”
霍安國大喜,這是張叔夜要分一份功勞了,趁機說道:“知府相公,末將幼子霍童弓馬嫻熟,三百部曲也是打過西夏的精騎,願為相公剿滅梁山賊寇效犬馬之勞。”
張叔夜等的就是霍安國這句話,鄭重地道:“此戰過後,剿滅梁山的功勞簿上必有賢父子的濃重一筆。”
只要能剿滅梁山,張叔夜寧願將功勞全部給有功之人。
“好了,咱們轉為正題!”宗澤說道:“此戰濟州是如何籌備的?”
對宗澤和霍安國沒什麼好隱瞞的,張叔夜剛介紹完,一道緊急軍情就送來了。
“梁山出兵,上百艘大小船隻浩浩蕩蕩向南而來,預計在傍晚會到達梁山設定的南山旱寨。”
眾人的臉色一下就變得凝重起來。
“知道有多少兵馬,領軍是宋江還是晁蓋?”
“兵馬近萬,打的是晁蓋的旗幟,並未發現宋江的旗幟。”
“繼續偵擦,一有訊息即刻快馬來報!”
“是,恩相!”
張叔夜指著草圖上的南山旱寨,說道:“晁蓋今晚到達南山旱寨,休整一晚明日乘船到達南山酒店向濟州城進發,明日午時左右馬軍前鋒就能到達濟州城下,跟預估的時間差不多。”
宗澤提出疑問:“賢弟,你們為何這般肯定宋江和晁蓋不睦,宋江一定會在背後陰晁蓋?”
張叔夜看向顧誠,他相信顧誠的分析。
“汝霖公,實不相瞞,在下在遼國時,就聽聞了宋江在江湖上的赫赫名聲,在下義兄還被宋江營造的名聲所誘惑,甚至還產生了前往投效落草的念頭。
而後與義兄一路南下,聽得多、也瞭解多了,就愈發覺得宋江是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
宋江上了梁山時,帶去了眾多首領,上了梁山四下拉攏東征西討,又得到不少賊首效力,名聲更是如日中天,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會屈居於晁蓋之下……”
顧誠對此胸有成竹,一番對宋江的人性、梁山首領的構成等分析,說服了宗澤。
但宗澤還是說道:“為了以防萬一,更為了萬無一失,需要增加援軍,還得尋一兩支兵馬從北面牽制梁山兵力。”
張叔夜等的就是這句話,朝宗澤行禮道:“還請汝霖公助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