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局帶走扈三娘

第84章 蹴鞠

從礬樓回來,顧誠召集了一干兄弟。

扈三娘、霍童、老孫、段景住、任原、宋魚、時遷、燕青、三更、五更、郝善、扈狼、扈豹、大馬猴、二狗子、秀兒!

齊大海有經商經驗,負責盧俊義贈送的那支改名為“顧氏商隊”的商隊,已於數日前回轉大名府運輸下一批貨物。

徐堯和郝吉率領的二十騎,暫時轉為商隊護衛。

顧誠看著這些追隨他的愛人和兄弟姐妹,開門見山地道:“之前的計劃都有些受阻,沒有預想中那般順利,你們是否還信我?”

“俺呸!”任原第一個跳起來,怒道:“再說這話,俺唾你一臉!”

“哈哈!”

眾人齊聲大笑:“任老哥(老四),真是俺的最強嘴替!”

這些賊廝鳥,跟著顧誠潛移默化,也學了不少新鮮詞語。

這也讓顧誠感到溫馨,跟著笑道:“既然如此,那咱們接下來全力要做的事,就是成立蹴鞠社。”

“蹴鞠?”

“成立蹴鞠社?”

眾人一聽,頓時一片譁然,繼而又大喜。

這年頭,蹴鞠風靡大宋,汴京尤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官家喜好蹴鞠,自打高俅因蹴鞠而青雲直上官至殿帥府太尉,這股熱潮更是被點爆。

上至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爭先恐後踴躍參與。

誰都想像高俅那般一氣沖天更上一步!

再不濟也能像鐵腳劉、無影腿、銅頭孫、閃電馬那般叱吒京城蹴鞠界,受萬人追捧。

在這種情況下,蹴鞠社遍地開花,也分三六九等。

頂尖的蹴鞠社不用說,那是為官家和皇親國戚、文武重臣服務的。

像高俅家的高氏蹴鞠社,蔡京家的蔡氏蹴鞠社、王黼家的王氏蹴鞠社等,除了一些清流,幾乎所有王公貴族文武重臣,都跟養歌妓一樣養著一個蹴鞠社。

各個富商大賈、土豪士紳,幾乎都是人手一支蹴鞠社,這些人舉辦蹴鞠社的目的,除了自身喜好外,都想選拔一些蹴鞠好手舉薦上去獲得好處。

有時候,舉薦一個蹴鞠高手,比送一個花魁更有效果。

美人易得,高手難尋。

就像一隻好蟋蟀、好鬥雞,比尋常花魁還值錢。

又在這般的刺激下,民間的蹴鞠社就更多了。

只是要養一個蹴鞠社,所需花費不少,這也導致了民間蹴鞠社成立得多,倒閉的也多。

顧誠創辦蹴鞠社,並不是臨時起意,沒來汴京前就有過這般規劃,只是得讓位於其餘方案。

現在計劃不順,那就先把蹴鞠練起來,萬一李師師向趙佶舉薦了顧誠,到時這也是一條出路,高俅不正是以此飛黃騰達的麼!

說做就做,老孫出面透過剛拉起來的關係網,第二天就盤下了一個剛四散而去的蹴鞠社,租下了一塊場地。

京城寸土寸金,沒有實力休想在內城有場地,“飛虎蹴鞠社”的場地也只能在新曹門邊上。

用後世上海來比較,舊曹門舊宋門屬於內環線,新曹門新宋門屬於外環線,更多的民間蹴鞠社的場地只能放在外城。

好在場地距離牛行街市場不遠。

“飛虎蹴鞠社”掛牌成立。

此時的蹴鞠,一般是五人制、七人制和九人制,規則也跟後世足球不同,顧誠入鄉隨俗,開始了蹴鞠生涯。

作為一個喜歡戶外運動的人而言,怎麼能不喜歡足球和籃球呢?

顧誠自打被老爹的幾個大逼兜斷了樂隊夢,就轉戰學校籃球社和足球社,雖說只是學校裡的主力球員,可多年踢下來,技術多少還是有一些的。

穿越後身體敏捷度提高,踢起簡單粗暴的古代足球,感覺更加得心應手。

霍童和燕青為前鋒,顧誠為中場,三更和五更為邊衛,宋魚、時遷和段景住為後衛,任原為守門員,扈狼、大馬猴等人為替補。

匆匆半個月過去了。

李師師始終沒有訊息傳來,顧誠也沒有去找過李師師。

這半個月,顧誠每天找一個蹴鞠社來打一場比賽。

無論輸贏,對請來的蹴鞠社好酒好菜招待,要是贏了飛虎蹴鞠社,還會奉上十貫錢。

顧誠性情豪爽出手大方的名頭,在民間蹴鞠界開始傳揚,更有不少民間蹴鞠好手前來毛遂自薦。

顧誠先後挑選了二三十人進了飛虎蹴鞠社。

有這些熟悉東京蹴鞠界,以及有著各種關係網的地頭蛇加盟,飛虎蹴鞠社逐漸步入正軌,開始在民間蹴鞠界展露頭角。

每日裡,圍著場子觀看比賽的人裡三圈外三圈,不少小商販帶著零食碎嘴前來售賣,倒也賺取些錢財。

人手充足名聲開始傳揚,除了邀約蹴鞠隊來打比賽外,也接受其它蹴鞠社的邀約前往打比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