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臨甩甩頭:“呸呸呸,封建迷信!”
一個多小時後,終於輪到工作人員喊出:“99號考生請準備。”
江臨起身,來到候場區。
工作人員是個學長,他還同情拍了拍江臨的肩膀。
“哥們,你這數字真是不錯。”
江臨翻了個白眼,拍了【鋼琴演奏能力+80】、【鋼琴演奏+60】和【音樂素養+70】的屬性。
讓他覺得自己現在強得可怕。
在上一位考生出來後,他整理了下領帶。
挺著胸脯走進考場。
他本以為,評委老師會像考生一樣,西裝革履,氣質不俗。
可映入眼簾的,大多數穿著格格毛衣,露出發亮的地中海。
不知道的,還以為來到程式設計師的面試現場。
也就是女老師還注意著自己的形象。
畫了淡妝。
江臨禮貌彎身鞠躬。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99號考生,我的第一首練習曲是肖邦的作品66號《幻想即興曲》。”
這首曲子其實是一首極其討巧的曲目,是林教授精心為他挑選的。
從譜面上看,這首曲子有大量快速的音階、琶音以及複雜的雙手交叉等演奏技巧。
在樂曲的開頭和許多段落中,右手需要在高音區快速地演奏一連串的十六分音符。
對指法的熟練程度和手指的靈活性要求極高,這也使得這首曲子的演奏極具觀賞性。
但實際上,曲子的節奏型存在一定的規律和模式,林教授用了個竅門,讓江臨驚為天人。
他對這首曲子的掌握,日益加深。
江臨甚至想過,自己不靠屬性加成,彈奏這首曲子都沒問題。
在評委老師的示意下,江臨坐在鋼琴前,雙手輕輕落在琴鍵上。
前奏響起,快速的音符從他指尖流淌而出,每個音卻都清晰有力。
遇到雙手交叉的高難度段落時,他動作流暢,沒有絲毫慌亂,準確地完成了每個音符的銜接。
進入中段,曲調轉為舒緩,他調整了觸鍵的力度,讓旋律變得柔和婉轉。
隨著情感的遞進,強弱變化處理得恰到好處,將曲子中蘊含的情感細膩地展現出來。
到了尾聲,音樂節奏再次加快,他穩定住節奏,保持著高水準的發揮,直至最後一個音符結束。
一曲終了,沒出現一處錯誤。
也讓評委老師們,頻頻點頭。
主考官摘下眼鏡,輕輕敲擊評分表,讚賞道:
“99號,你的基本功確實很紮實,左手低音和右手旋律的配合乾淨利落,問一下,鋼琴學了幾年?”
江臨心裡泛起了嘀咕,他總不能說自己用了三個多月吧。
這也沒人信啊。
於是,他試探說道:“差不多....三年多?”
主考官面色不愉,心裡覺得這孩子有點不太誠實,為了博取考官的好印象而撒謊。
三年裡,能彈下來這首曲子,不少優秀的鋼琴演奏者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彈到這個地步,他是萬萬不信的。
他又翻了翻面前的資料,問道:“你認為這首曲子裡,哪些元素體現了這種文化根源?”
江臨沉思片刻,迅速組織語言:“肖邦在創作時深受波蘭民間音樂影響,在曲子的節奏型上和波蘭民間舞曲中的切分節奏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