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把電跑完了,但是對於試駕人員來說。測試還遠遠沒有結束,他們需要在充電站,再次把電充滿,繼續進行測試,來測試這款電池的穩定性。
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飛熊能源的工程師也沒有閒著,電池開始測試,他們閒著沒事了。
他們是工程師,不是汽車設計師。所以沒辦法設計汽車,但是耐不住這群人會玩啊。
他們沒辦法設計汽車,但是卻可以改裝啊。
實驗室裡,他們早就把一輛未來ES8拆的乾乾淨淨。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測繪出來。
“我覺得,咱們可以把車身的材料換掉。換成我們的新型鋁合金材料,這樣車身強度將會增加2.7倍,同時整車車重也將會減重210公斤……”
“我們可以把電機總成換掉,換成我們的十二合一的電機總成……”
“剎車系統也得換,換成我們的剎車系統……”
改裝,經過這些工程師的瘋狂探討。
一個瘋狂的改裝方案出爐了。
整個改裝方案,簡直就是翻天覆地。連車身材料都改了,簡單的來說,改裝後的車子,除了外形還是ES8,裡面早已經改的面目全非。
車身改了,改成全鋁車身。但是這材料卻不是現在的主流鋁材料。而是新型的鋁合金,這種鋁合金效能非常的優秀。
不僅又超高的剛度和任性,同時還有強大的耐腐蝕性。和傳統的造車鋁合金相比。密度相差不多,但是其他效能全部甩開傳統材料幾條街。
用這種材料來造車,車身強度比用現在的剛才剛度還要提升兩到三倍以上。
這還僅僅只是站在材料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再從設計學角度出發,把電池和整車整合再一起,徹底的融入其中,車身剛度那增加的就更多了。不過這事是設計師的事情,不是飛熊能源工程師的事情。
他們現在只是想玩一玩,看看他們能把這輛車改裝到什麼程度。
車身改了,電機,電控,電池也都改了。
電機採用的是他們最新研發的十二合一的電機系統,也就是張遠給的資料。現在他們消化完畢之後,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術。
十二合一電機系統,這個系統讓電機體系的重量大大的降低,體積也減小了不少。但是效能卻提升了不少,而且能耗更低。
和ES8的電機系統比,十二合一的電機系統直接甩開這臺車的電機系統兩到三代甚至更高。
車載晶片也換成飛熊自己研發的車規級晶片,晶片早已經完成了設計,現在工廠正在建設。晶片工廠落戶中州市,未來投產之後,將會專門生產車規級的晶片。
智慧系統也被這群人改了,飛熊集團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直接用上。多媒體晶片直接弄了一枚飛熊V1的晶片,功能綽綽有餘。
飛熊研發中心的小型工廠內,小型工廠開始了忙碌。別看這小型工廠比較小,實力卻很強大。畢竟是實驗室,裝置都非常牛逼。
有些東西,工程師甚至手動去操作。
一番忙碌之後,他們需要的零部件終於生產出來了。
隨後工程師開始組裝。一番忙碌之後,一輛新車出現在實驗室內。
外形和ES8基本上沒什麼改變,只有一些細微之處發生了改變。
內飾也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還是原來的內飾。
但是內部系統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機總成換掉了。原來的前後電機,換成了新的十二合一的動力總成。
這套動力總成可以提供高達1600馬力的超級效能。
電控系統換成了飛熊集團自己的電控系統,新的車規級晶片,處理效能更強。
同時全車還打在了智慧無人駕駛系統,鐳射雷達個毫米波雷達的數量總數高達十八個。
電池包還是540度全固態電池包,總之一句話,脫胎換骨。
這是一輛新車,一輛偽裝的新車。
工程師把系統工程弄好之後,一個試駕人員啟動了車子。
大螢幕上,出現的不再是未來的開機畫面。而是大家所熟悉的飛熊OS的開機動畫。
開啟之後,整個介面也是飛熊OS的介面,更誇張的是連這這塊螢幕,都擁有裸眼3D的功能。
“車重1936千克……”
首先,車子進入地磅。對總體質量進行稱重,看到這個結果後,所有人吸了一口涼氣。
減重,同樣的車型,透過新技術,直接減重了500公斤。這輛軸距超過三米一的大型SUV,車重竟然不到兩噸,可見新技術的強悍。
試車場,測試人員開始測試。
“百公里加速時間2.1秒……”
“剎車距離23.32米……”
一項項資料出爐後,工程人員笑了起來。
透過改裝,這輛車已經完全變成了一輛電動怪獸。
一輛大型SUV,擁有1600匹馬力,2.1秒的百公里加速,剎車距離不足24米,這一項項資料太誇張了。
更誇張的還是540度電池包和誇張的續航。
相對於原車,這輛車更換了更節能的動力總成,車重降低了半噸。能耗大幅度降低,經過一番測試。在車輛經濟模式下,車上坐四個成年人,百公里能搞,竟然只有13千瓦。
這可是很快長的能耗,也就是說,一百公里只消耗13度電。按照這個演算法,這輛車在經濟模式下,拉四個人,能跑4150千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