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璧先生真的是這樣說的嗎?他才見過你第一次?就知道你有讀書的才能?”
王遠雖然有些心虛,但為了前途,臉不紅氣不喘的大聲說道:
“沒錯,東璧先生就是這樣和我說的。你看為了支援我讀書,東璧先生還將他的木牌留給了我。
而且他和回春堂掌櫃打好招呼了,咱們憑藉這塊木牌,就可以將咱們製作好的土茯苓賣過去。”
爺爺雖然很震驚,但是在他看來,自家大孫十分聰慧。
有誰家的孩子半歲能言,一歲能跑,三歲口齒伶俐、能照顧好自己,五歲就能幫他們算清繳稅的數量。
別說和同齡的小孩相比,便是他的那幾個兒子也無法相比,這簡直就是神童。
所以在他看來,有見識的東璧先生能一眼看出,自家大孫聰慧,是十分合理的。
爺爺看了一圈周圍,家裡的男人們都趁著天色還早下地幹活了,女人們也各有自己的事情做。
瞧見沒人注意他們,爺爺牽起王遠的手,就向著主屋走去。
“老婆子,去把門關上。”
在屋裡縫補衣物的奶奶,看見爺孫倆進來,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先去關門。
奶奶一回頭,便看見爺爺在翻,她陪嫁過來的嫁妝箱。
“老頭子,你幹嘛呢?”
爺爺擺了擺手,示意奶奶上前。
“咱家的錢放哪了?怎麼找不著了?”
“在這裡,前些天你又存進去一筆錢,不放心再放這大箱子裡藏在了床下,你忘了嗎?”
奶奶從床下,拎出了一個人頭大的瓦罐,瓦罐十分平常,就像是醃菜的罐子一樣。
不過從奶奶那吃力的動作,就能看出分量不輕。
揭開瓦罐上的油紙,爺爺小心的從裡面,將東西都倒了出來。
瓦罐內都是一個個碎銀子,有少數幾個完整的元寶。除此之外,就是一疊整齊的紙張。
爺爺並沒有看那些銀子,而是十分鄭重的將那些紙張開啟,一一平整好,這才眉開眼笑道。
“遠兒,你知道咱們家最貴重的是什麼嗎?”
王遠歪頭想了想,隨後十分肯定的說道:“田地。”
爺爺聽後十分驚訝,本以為自家大孫會說是銀子。
“沒錯,咱們家最珍貴的就是那一百畝田地,尤其是那三十畝的水澆地。
說起來這三十畝水澆地,還是你奶奶的陪嫁哩。爺爺我這三十多年,只積攢下二十畝中等田,五十畝下等田。”
就這一下王遠也被驚訝到了,之前爺爺沒說,王遠也不清楚。
沒想到自家竟然有百畝良田,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
上等田(水澆地):25兩一畝。
中等田:14兩一畝。
下等田:8兩一畝。
心算了片刻,王遠突然驚呼:
“阿爺,這麼說咱們家這百畝良田,足足價值1430兩,算得上是一方小地主了。
但為啥咱們家日子過得這麼苦?村長家有多少土地?為什麼見他家隔三差五的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