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權臣:從嘉靖朝科舉開始

第362章 又見彈劾

他仔細地將眾人的工錢,一一結清。

最後自己還剩下一兩五錢銀子,這些是他做包工頭的報酬(拉來一個人頭幹一天,便給一文錢)。

老村長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把錢收進挎包,而是隻留下五錢銀子。

將剩下的一兩銀子遞迴櫃檯,說道:“幫我把這一兩銀子,存到俺的賬戶裡!”

這一舉動,讓剛拿到錢的眾人滿臉疑惑,有人忍不住問道:“老村長你這是幹啥嘞!咱好端端的又把錢給遞了回去?”

老村長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認真地和裡面的小廝核對賬目。從銀行出來後,他才向眾人解釋道:

“之前不是和爾等說過了嗎,這銀行又不收保護費,而且還會給三分的利息。

我暫時留著五錢銀子,就已經夠花了。剩下的一兩銀子,自然是存到銀行裡,讓他錢生錢。

這一兩銀子一年,便有三十文錢的利息。這都夠買兩升大米了!”

“那俺們也能存不?”人群中有人急切地問道。

老村長眼睛一轉,心中暗自盤算,臉上卻不動聲色地說:

“當然可以!不過你們還有錢存進去嗎?不如等來年賺了工錢,不要著急取出來,我來幫你們辦個賬戶,你們將錢存進去。”

老村長自然不是單純地為村民著想,他想起在辦理賬戶時,小廝告訴他:

可以帶親戚朋友過來辦理賬戶,只要有人辦理賬戶並且往裡面存錢,不管金額多少,他都能得到十個雞蛋的賞賜。

看著眼前這幾十號人,老村長心裡樂開了花。

要是大家都辦了賬戶,那可是五百多個雞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啊!

~~~~~

臘月廿八,卯時三刻。

昨日突然降溫,王遠披著裘毛大衣,看著自家簷角垂落的冰稜,在晨光中折射出冷芒。

思緒不由的回到一個月前。

當初王遠剛接手了國子監祭酒,初入國子監的情景,至今仍如芒刺在背。

明倫堂前,幾個衣著華貴的監生正將一名肥胖學子按在石階上,為首的錦袍少年,扯著對方衣領獰笑:“沒銀子孝敬,也配在這讀書?”

那學子懷中散落的《大學章句》被踩得稀爛,墨跡在青磚上洇出黯淡的血痕。

最後這幾個衣著華麗的監生,直接從肥胖學子身上摸出幾張銀票,大笑著離開。

更令人心驚的是後院柴房,草蓆裹著的屍首堆在角落。老吏習以為常的解釋道:

“這些都是南方人,不曉得北方的寒冷,也沒準備冬衣,每年都會凍斃幾個,祭酒大人不必掛懷。”

此番種種,不勝列舉。

只能說王遠之前,從別人那裡瞭解的國子監,還是不夠全面。這簡直就是一個五毒俱全的地方。

這番亂象,讓王遠攥緊了拳頭。

但是他心裡清楚,自己若不能做出成績——賺錢,讓嘉靖看到實打實的利益,所有改革想法都只是空談。

他暗自盤算,先將皇莊大學建好,等房價賣上去,以那兩千多萬兩銀子為籌碼。

再去和嘉靖談改革,皇帝多半會為了銀子,而點頭。

……

恰在此時,王遠等待的人也來了——工部主事孫誠。

他今日打算去巡視那五個皇莊,看看大學的修建情況如何!

五處皇莊選址得天獨厚,距京師城門不過三四里。二人乘馬車向京師東邊最大的皇莊而去。

車輪碾過青石板,發出沉悶的聲響。

還未到莊前,遠遠便聽見此起彼伏的號子聲,夾雜著木材相撞的咚咚聲、鐵器敲打石塊的鏗鏘聲。

孫誠掀起錦簾賠笑:“大人,前頭便是皇莊。瞧那濃煙滾滾,定是窯廠在燒製琉璃瓦。”

馬車轉過拐角,只見莊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黃土夯築的工地上,數百民夫穿梭如蟻,有的正合力抬起巨大的木樑,有的揮舞著鋤頭平整土地。

遠處的空地上,數十座磚窯一字排開,窯口吞吐著赤紅的火焰,濃煙直衝灰濛濛的天際,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焙燒後的焦香與汗水的鹹澀氣息。

王遠掀簾下車,迎面撞上一股裹挾著木屑與塵土的寒風。

左側石料場中,石匠們正揮動鑿子,在青灰色的花崗岩上,雕琢著精美的紋飾,碎石飛濺間。

“嘿喲嘿喲”的呼喊聲整齊有力。

有位老石匠專注地雕刻著柱礎上的雲紋,每一刀下去,都攜帶著他幾十年的手藝沉澱。

右側木料堆旁,幾名木匠手持墨斗,在粗大的金絲楠木上彈出筆直的黑線,刨子推過,淡黃的刨花如雪花般簌簌飄落。

除了這些工部的匠師之外,更多的是附近的百姓前來做工。

他們的身影在寒風中搖晃,卻依然專注地釘著木板,不時用方言吆喝著互相提醒。

工棚下,幾個管事的官吏圍著火堆,捧著賬本核對物料,火光照在他們呵出的白氣上,明明滅滅。

“孫主事!”王遠收回了目光喚道。

“屬下在!”孫誠立刻挺直腰板。

這位三十餘歲的官員,與翰林院孫修撰本是同科二甲。

當年科舉放榜,叔侄二人同登黃甲,傳為佳話。

只是孫修撰因名次靠前入了翰林院,而孫誠被分派到工部。

十餘年摸爬滾打,如今做到正六品主事,官階竟比叔父還高了一品。

前段時間,王遠要修建五所大學的訊息傳出去後。孫老頭便帶著孫主事一同過來了,原因嘛自然是想要加入這個大計劃了。

因為看著王遠這僅僅入朝堂五年時間,便已經到了從四品。就連跟著他的人也都有好處,普遍升了個一兩品。

這般看來孫老頭求上門來,也並不是太意外的事情。

而王遠自然也是同意了。

反正自己在朝堂也沒有熟悉的人,既然有人樂意主動投靠過來,那還有什麼好拒絕的。

當然表面上,王遠肯定說的是,看在孫老頭的面子上。

王遠展開圖紙:“依你看,這大學營建得如何?”

孫誠立刻堆起諂媚笑容:

“大人的規劃精妙絕倫!他日必成天下學宮典範。依下官瞧來,卻是比國子監都好上許多!”

王遠心中暗笑,這馬屁拍得太過刻意。

面上卻只淡淡道:“進去看看。”

沿著工地巡查,孫誠如數家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