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築法則

第166章   傳說中的“風格獨特”

左央喜歡古建築,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建築就是一個國家的歷史,史書會說謊,但建築不會。

古代學堂的規格、建築形態,乃至於佔地面積大小,都會展現出“教育”在該時期的受重視程度,以及統治者的治國方針,在重文輕武或者重武輕文的年代,學堂的狀態就會呈現出天壤之別。

自夏朝伊始,“學校”,以“學宮”這一名字和形態首次出現在了史書上,那時候的學科並不豐富,主要教授的只有兩個方面,一,倫理道德,二,軍事教育,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學科正在摸索著成型,但基本上首先還是要滿足當時人的生存需求,戰爭暫且不說,倫理教育,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也是一種控制手腕,這一點左央沒有說得太詳細,怕小無聽不明白,只是點到為止匆匆帶過。

在之後的周朝,“學校”迎來了發展史上的一個小高朝,不管是建築、規格等等方面,都比之前正式了許多,而且還得到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天子辟雍”,顧名思義,就是天子設定的地方,足以看出天子對於學校的重視度!既然有天子陛下親自帶貨,學堂一下成了舉國上下所追捧的新鮮產物,在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公有的書館已經無法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民間的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滿足著人們對知識和禮制的渴求。

官方的學堂稱為官學,民間的自然就稱之為“私學”,就這樣,私塾、學塾、鄉塾、家塾……學校這一承前啟後教書育人的機構,帶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名字,就這麼開始在歷史舞臺上翩翩起舞起來。

漢朝可謂是古代史中無比燦爛輝煌的年代,學校的發展也在這一朝代被推向高峰,如今鼎鼎大名的“太學”,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被建立起來的,作為古代中央官學,可以說是最高學府,而後,晉代出現了專門為公卿大夫子弟學習的國子學,也就是後來的國子監,可以說,國家第一次講教育的權利死死握在自己手上……

小無聽得一愣一愣的,左央說到這兒時,小無連連點頭,“對對!我知道!國子監嘛!我們都商量了,就是國子監!國子監好!”

幾個小朋友一臉嚮往,說國子監是國家級的高等學府,那要是放在現在,怎麼也是北大的標準,做這個,有面子!

左央也不反駁,只是笑眯眯地看著小無同學,“真的這麼快就決定好了?那也行,不過你要不要再聽我說說?後面還有好玩的!”

說起古代的學堂,左央可不是一般的有料,能說出來的故事特別多,太生僻的不說,就說大家都見過的——BJ有國子監、太廟,武夷山有武夷精舍,那是朱熹的書屋,再往近的說,魯迅的三味書屋,哪個不是已經改成了景點?更別說西山的皇家園林,什麼香山公園、頤和園,走到哪兒都能看到皇帝當年的書房。

“比如說,這四大書院……”左央拖著長腔,吊足了小無的胃口,“你就不想聽聽?”

在漢唐以前,民間對學校常見的稱呼是“塾”,私塾、家塾、各種塾,但到了唐朝之後,就開始流行“書院”,書院成了重要的科舉預備學校,備受當時人的重視,而宋代更是發展到了巔峰,出現著名的“白鹿洞”、“應天”、“嶽麓”、“嵩陽”四大書院!

“宋朝之後,元朝的書院有國有也有私有,但是教學質量一般般,沒有出現過什麼成就,你看現在的旅遊景點,也看不到什麼元朝的書院吧?再就是明朝末期,皇帝四毀書院,要把教育權攥在自己的手心裡,民間書院也就越來越少,等進入滿清的時候嘛……”左央說到這兒直咋舌,“這麼說吧,你看八股文,就知道清朝的書院有沒有意思了……”

左央說完也不廢話,就是看著小無,把選擇權交給他,這也是左央後來才想明白的一個道理——他為什麼沒有叛逆期?因為從小他做什麼都可以自己決定、自己拿注意,所謂叛逆期,其實是一場戰役,從小孩生下來開始,父母總拿他們當成“孩子”,需要保護需要照顧,而且還覺得自己需要替“什麼都不懂”的他們拿主意,於是,叛逆期就是這些“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為了證明自己而打響的戰役,這是從孩子到成人中間脫胎換骨的蛻皮期,雖說好像大部分孩子都有,但仔細想想也並未不能避免,很簡單,相信他們是成年人,給他們做決定的規則,其實就可以減少百分八十的麻煩。

小無的眼珠兒轉來轉去,以“買聖代”為理由,把其他小“股東”給支開了,有點兒求饒似的看著左央低聲道:“我沒別的要求!就是……國子監人家好歹不是國家的嗎?要是普通的書院……”

“放心!肯定比國子監還好玩!”

國子監,其實早在元朝的時候就有了,初建是在元大德十年,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七百多年曆史,而且緊貼著孔廟,這也是自古以來就定下來的禮制規格:左廟右學,學校必須挨著孔廟,以天之敬畏,行人之精進。

走過進賢門之後,就能看到太學門和辟雍,整個國子監是個三進院落,其中最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建築,就是辟雍,也是北京城的六大建築之一,而這麼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建築,自然是為天子準備的——自從康熙皇帝之後,清朝歷朝歷代的皇帝在新帝登基時都會專門來辟雍講一次課,以表示朝廷對於國子監這一國定高等學府的重視度。

“辟雍是規規矩矩的四方形殿宇,重簷黃琉璃瓦攢尖頂,外圓內方,這是古代人的做人哲學,而四座石橋能夠聯通辟雍的四個門,構成‘辟雍泮水’的格局,預示著知識如水般流傳……反正,是風格非常獨特的古代建築……”

“什麼?”這次左央還沒說完,小無先急了,“風格獨特?請問這哪裡獨特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