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方皇后之前,要先說說嘉靖皇帝和“壬寅宮變”。
皇帝是一國之君天之驕子,雖然大部分時間都還算受人愛戴,但遭人恨也是難免的,畢竟,一個廚子還難調眾人之口,何況是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再為民著想的明君,也做不到事無鉅細一碗水端平。
所以,造反從來不是某個時代或國家的特定產物,刺王殺駕的事情在史書中比比皆是。
只不過,皇帝被宮女刺殺的事情,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史上獨一例的事情,就發生在嘉靖皇帝身上。
關於壬寅宮變的原因,有說是嘉靖皇帝為了吸風飲露求仙得道,讓宮女每天早上去採帶露珠兒的芭蕉葉,宮女實在懶得起床,密謀刺殺皇帝;又有一說,是嘉靖皇帝要用女經入藥,為了保證她們的身體乾淨,讓她們在經期只能吃桑葉,可那畢竟是人,不能當蠶養啊,為了生而為人的尊嚴,宮女們決定刺殺皇帝。
反正隨便是哪種吧,正史野史且不爭論,總之,這幾個宮女是決定動手了。
動手當晚,嘉靖皇帝住在端妃的宮殿,這嘉靖皇帝性格乖張,端妃雖然常常受寵,但是也經常受到冷遇,妃子尚且如此,宮女自然躲不過捱打受罰,這幾名宮女痛恨皇帝已久,趁著當晚嘉靖皇帝就寢的時候,就用黃綾布纏住了嘉靖帝的脖子。
只不過啊,諸多歷史事件告訴我們一條鐵律——不求助攻神隊友,但求沒有豬隊友,就在這幾個宮女已經把嘉靖帝勒得斷了氣時,同夥之一的一名宮女突然害怕後悔,這端妃住的是翊坤宮,就離皇后的坤寧宮不遠,嚇得那宮女跑到坤寧宮報信,方皇后這就立馬跑來救駕,動手的宮女自然進行殊死抵抗,其中一個叫姚淑皋的宮女榮幸地成為史上唯一一個跟皇后動手掐架的宮女。
至於這些宮女,最終自然是被制服了,也自然是沒得好死,不過她們卻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在那段女人卑賤得連名字都不配擁有的封建時代,姚淑皋她們因為這麼件事兒,能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留下自己的名字,確實也令人唏噓,看來做人的規矩從古至今就是這樣,平淡無奇註定會被遺忘,所以才會有宮廷樂師薩列裡寧可給自己虛構一個謀殺莫扎特的罪名,只為了能讓自己的名字和天才之名比肩,也有了那麼多建築師為博人眼球寧可做出不倫不類的建築來換一個罵名,也不想中規中矩消失在時代的塵埃裡……
話扯遠了,還是說方皇后,處死宮女的事情自然不用方皇后親自費心,她的注意力,都在翊坤宮的主位端妃身上,就像之前所說,端妃可以算是嘉靖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如今皇帝在她床上被宮女勒死,那端妃該在哪兒?在旁邊指揮加油嗎?方皇后一口咬定端妃就是主謀,然後,就在嘉靖皇帝生死未卜時——據說嘉靖皇帝昏迷了十幾個小時,當時眾太醫無人敢醫治,而方皇后將救治皇帝的事情甩給太醫後,抓緊時機去解決她的心頭大患——方皇后率先下達了處置端妃的命令,沒有審訊,更不需要調查,在方皇后的“慧眼明斷”下,端妃被冠以罪大惡極密謀弒君的罪名,被處以凌遲酷刑,等嘉靖皇帝醒來時,愛妃已經成了餃子餡兒。
至於方皇后之後是否專享獨寵嘛,事實證明,爭寵靠的是本事,該得寵的,有沒有競爭對手都會得寵,不該得寵的,沒了端妃還有張王李趙各種妃。
五年後的嘉靖二十六年,四十歲的嘉靖皇帝帶著三十歲的方皇后和宮眷無數,來到大高玄殿“齋醮”,翻譯過來就是做法事,一連幾天的法事下來,眾人累得人仰馬翻立盹行眠,這麼一不小心時,焚燒的香燭就引發了火災,據說起火的時候嘉靖帝正在打盹兒,是被太監們硬拖出了火場。
而當時,方皇后在大殿裡看著火光四起,視線越過毒燎虐焰焦急地尋找……
方皇后在找的是皇帝嗎?我們無從得知,方皇后,一國之母,皇帝隨便一點寵愛賞賜都是普通女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但普通女人從丈夫那裡得到的專一、全部的寵愛,也是她們永遠得不到的,縱然那是自己的男人,方皇后也不會奢望九五之尊能不顧安危來解救自己。
如果能想明白這一點,那方皇后最後一刻或許是坦然的,但如果知道真相的話,不知道她會作何感受,如果她能聽到嘉靖和太監的對話——
“陛下,方皇后還在大殿中……”
“不必救了。”
火場灼人心,現實卻冷徹骨,冷到史書只用十來個字兒就把一條命給說完了——“中官請救,上不應,方後遂崩”。
方皇后是被活活燒死的,嘉靖帝不但沒救,而且還不許人救,肖小寶看到這兒時拍案而起,嚇倒了幾個趴在桌上補覺的學生,他想不通,男人怎麼能這樣呢!娶個媳婦多不容易!好歹是一條人命,怎麼說燒死就燒死呢!但是嘉靖皇帝非常理直氣壯,他的一股氣憋了五年,他認為,就算自己是在曹端妃的宮裡遭遇不測,方皇后也不能趁他昏迷的時候殺了他的寵妃啊!他不認為自己見死不救,他覺得這是懲罰有方。
不過八卦就只是八卦,對於方皇后的死,正史野史眾說紛紜,真正打動肖小寶的當然不是宮鬥故事,而是大高玄殿後來的命運。
清朝末期,八國聯軍舉著洋槍火炮衝進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北京城裡民不聊生,這座風光無限的皇家道觀因它的宏偉華麗而被法國軍隊選做駐紮場所,被搞得烏煙瘴氣滿目瘡痍,後來雖然也修葺過,但沒多久又淪入日本軍隊手中……那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放在這兒一點都不為過。
肖小寶為了復原大高玄殿找了不少以前的老照片,其中一張拍的是九天應元雷壇,巧奪天工的供案被雜物所覆蓋,肖小寶看得心裡發堵,他想到他們家正堂供的一把木頭椅子,那是他太爺爺做的,標誌著他們肖家木匠手藝的巔峰,從他爺爺到他爹,都把這椅子當寶貝供著,那是手藝人對好手藝的崇拜和仰慕,那種發自肺腑的感覺只有真正的手藝人才懂,就像肖小寶看到那供桌時小刀剮胸口似的心疼。
“好的東西,就應該被人看到。”這話是左央說的,當時肖小寶沒往心裡去,到這時候卻突然躥出來,好像一束光在他的腦袋裡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