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樣的氣氛雖然說對張浩來說有些羞恥吧,但還是比較愉快的。
在娛樂圈,導演圈子比演員圈子要小的多,但同時也要更團結、和睦一些。
畢竟說白了導演圈子要更小一些,而且是文藝工作者,難免還是有幾分文人氣質的,比較會提攜後輩。
當然這個東西還是要分地域性的,而說起來趙寶剛,那肯定是避不開京圈這個體系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孫紅磊的工資一直是趙寶剛的老婆保管的,包括孫紅磊起步的電視劇也是趙寶剛的,所以孫紅磊也算是半個京圈的人。
京圈主要的構成其實就是三個部分:人藝、大院子弟、帝都電影學院。
前者是培養藝術家的地方,而且前期知名的藝術家,大多家裡邊都是跟體制內有著許許多多的關係。
所以人藝這個圈子最高階,但因為端的飯碗不一樣,因此大多行事低調,屬於京圈,但是又並不完全在圈子裡。
所以其實我們日常所說的京圈,就是以大院子弟為主體,以文工團、製片廠為基礎,大搞電視劇、商業電影的一批人。
文工團的性質相信不用再多做介紹了,隸屬部隊,所有人都住在一個院子裡形成了複雜的交際圈和人脈關係。
因此他們大多人經商,而投資電視劇就是他們最熟悉的渠道。
像是王忠軍、王忠磊、王金花、王朔、馮褲子、姜文等等等…………都是這京圈的扛把子。
王金花,這裡邊的唯一一位女士,也是龍國第一代文化經紀人,
旗下的藝人隨便一位放在影視圈都是抖三抖的大咖,皇帝專業戶陳道名、劉佳玲、梁佳輝、夏雨、胡軍等等…………
他的兒子是董自健,除此之外她們系還有一位新生代重要成員——張若雲。
嗯…………這也是為什麼《慶餘年》能請來陳道名的主要原因。
至於下邊的王忠軍、王忠磊兩兄弟不用多說,雖然名氣不顯,但人家那是建立了華憶的大老闆啊,有過李雙冰、黃驍明、周公子等等一線大牌,也就是現在和劉逸菲接洽電影的公司幕後老闆。
如果看過第一季湘省衛視《嚮往的生活》的應該有印象,讓劉憲華瞬間秒變成舔狗呸…………小弟的就是其中的王忠磊。
而追溯華誼的發展史,就要從王朔說起,這人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最紅的時候馮褲子那還是他身邊的小弟呢,馮褲子能出名,王朔的作品起碼得在裡邊佔一大半。
而馮褲子的作品大賣,也讓華誼迅速的發展起來,成為了國內影視首屈一指的大公司,最後馮褲子自然也成為華誼的大股東。
然而同時期華誼還投資發行了姜文的很多作品,後來由姜文衍生出了何和張,而張後來捧紅了彭玉暢。
除此之外王朔除了和馮褲子合作外也與導演張元有所合作,而張元因為改編王朔而拍出的《我愛你》將徐敬蕾給捧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