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官

第308章 道心不穩【4K】

然而魏哲等的就是盧植這句話。

他當即緩步來了盧植面前,沉聲道:“令師於《忠經》中曾言:從下至上,各有尊也。故王者,上事於天,下事於地,中事於宗廟。”

“若依此理,天子亦當忠於天地,為天下表率,方能教化萬民。”

“吾此言,盧公以為然否?”

盧植聞言不由痛苦的閉上了雙眼,眼角緩緩流出兩滴濁淚。

言及此處,他甚至能猜到魏哲接下來會說什麼了。

剎那間,藏書室內陷入一片死寂,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住了一般。

靜謐的房間之中,只聽得盧植那痛苦的喘息聲。

然而在沉默片刻之後盧植終究還是睜開雙眼凝視魏哲,聲音蒼老而沙啞道:

“不錯,此亦天理也!”

說來也幸虧盧植不是今文經學一派的大儒,不玩讖緯神學那一套。

否則今日若是換一位今文大儒在此,恐怕就算是撞死當場也不會承認。

此刻魏哲對盧植也不由心生敬佩,於是終於刺出了最後一刀:

“當今天下,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高官顯貴騁欲宣淫,貪殘牧民。下吏走卒殘虐斂財,惡過猛虎。故此百姓倒伏溝壑,乃有百萬黃巾,八州共起!”

“惡果反噬,於是天下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此不亦天理乎?”

“這朝堂裡裡外外,其身不正,如何正人?”

“君父既不忠於天地,又如何為天下表率,教化萬民?”

“盧公若是忠於中夏、忠於聖賢之道,該當順天應民才是,如何責我!”

當魏哲把話說到這裡,盧植是徹底的無言以對了。

因為這回魏哲一點沒用法家、道家之言,而是完全用他自己的道理來擊敗他。

於是此刻盧植再如何痛苦,再怎麼不想面對,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眼下確實到了鼎革之時了,這也是天理!

畢竟魏哲說的確實沒有問題,當曾經的朝堂不再能為天下表率,又如何能要求他們繼續教化萬民?他們又有什麼資格教化萬民呢?

如此一來,曾經的正統自然也就不是正統了!

然而就在盧植一臉頹敗的坐在榻上為漢室而傷心時,沉默許久的鄭玄卻忽然冷不丁的開口問道:“所以……將軍已經準備好奪位了嗎?”

此言一出,饒是一直置身事外旁觀的蔡邕、周瑜都不由心中一緊。

甚至連悲傷到不能自已的盧植都忍不住打起精神,看向魏哲。

魏哲也沒想到最後竟然是鄭玄問出這句誅心之言。

想了想,他終究還是回答了鄭玄的問題。

只見魏哲看著窗外的重新煥發生機的老松,輕輕一笑道:

“天命輪轉,自有定理。”

“若吾有德,舜、禹之事自會重現。”

“若吾無德,自有王莽的下場等著,夫復何言!”

聞聽此言,盧植默然,鄭玄輕嘆,蔡邕搖頭,都不再言語。

至少理論上,魏哲所言確實合乎聖賢之道。

否則周代商、商代夏,就都成謀逆了。

三代之治也就不再是聖賢之世,而是爾虞我詐了。

反而過來說,如果魏哲德被蒼生,功蓋天下,那麼天命也理當歸他!

純儒就是這點好,固執卻不陳腐,甚至有點認理不認人!

當然,這就是魏哲的道統立場和盧植、鄭玄等人類似。

如果他也像光武帝一樣繼續玩讖緯經學那套,今日盧植等人就沒那麼好說服了。

不過饒是如此,方才的這番論道對盧植等人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看著鄭玄、盧植兩人一臉頹廢的模樣,魏哲也沒有再選擇繼續逼他們,當即便就要離開,準備過段時間再和幾人談談三公的問題。

話說魏國的三公之位看似只是虛位榮銜,隨便找誰當都行,但實際上卻沒有那麼簡單。

魏哲之所以親自來勸盧植三人接受魏國的三公之位,甚至不惜與盧植論道,其目的並不在於找人當三公,而是想要這三位支援他的政治立場。

畢竟這是魏國的官職,若三老接受了那就相當於在替魏哲站臺了。

就如商山四皓於劉盈一般,這是拿他們在士林的畢生聲望在替魏哲背書。

而這對魏哲爭奪輿論陣地有很大幫助。

即便日後這三老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那裡當個泥塑菩薩,他們出任魏官的意義就已經完成了。

這說來也怪魏哲自己。

要不是他太過貪心,既想佔帝統又想奪道統,哪裡需要這麼麻煩。

別的不說,若他願意效仿光武帝也散播一些讖緯民謠來為自己背書,恐怕這奪取天下的困難都要小上幾分。

至少掌握讖緯經學“釋經權”的那些世家以及依附在這條利益鏈條下的大大小小士族,恐怕會十分歡迎魏哲的統治。

只是剛走到藏書室門口,魏哲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於是轉頭看向一旁的蔡邕,指著他案几上的絹帛笑著道:“今日之言,還請蔡公秉筆直書,不改一字。”

蔡邕聞言當即傲然道:“這是自然!”

史家錄事,本就是不增一字,不減一字,秉筆直書。

至於孔子所著之《春秋》,嚴格來說算不上史書,只能算是研究《魯史》而衍生的學術著作罷了。

故此孔子是儒家,而非史家!

說實在的,單憑魏哲這句話,蔡邕對魏哲的印象就又好了幾分。

然而魏哲終究沒有走成。

他這邊剛離開藏書室,便被知行書院的兩位經師郗慮、孫炎給堵住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