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記

第229章 北風

“你們繼續商議修築城牆的事情,我去城頭上去看看!”張溫站起身來。

張溫快步向城牆上走去,或者應該說是跑,他能聽到吶喊聲從江上傳來,一波又一波,就好像波浪,一聲比又一聲高亢,呼喊聲響徹江面和陸地,響徹街道和房屋,響徹樊城的每一個角落。他撩起披風,三步並作兩步,登上城牆。

殘陽如血,將江水染紅,但蛾賊的旗幟和頭巾又將江面染成黃色,無數的船隻逆流而上,甲板上站滿了頭裹黃巾的戰士,每一個人,每一張嘴,每一個靈魂都在齊聲吶喊。那種迎面而來的洶洶之音讓張溫一時間喘不過氣來,他心裡閃過一個念頭:“那大賢良師最厲害的法術,不是什麼呼風喚雨,畫符驅鬼,而是能讓這數十萬人有一個念頭,一個想法。就算再堅固的城池,也不可能抵擋這樣的力量!樊城完了!”

——————————————————————

襄陽城。

在漢水的對岸,幾乎是同時,馮緄等人也親眼目睹了了敵軍主帥的到來。蛾賊大軍逆漢水而上的壯盛場面,讓漢軍高層聞之色變。雖然馮緄他們已經和蛾賊打了兩年仗,但和這位傳說中的大賢良師直接交鋒還是頭一回。顯然,這位大人物此番前來不是來看風景,蛾賊這是傾巢而來,要與漢軍決一死戰,拿下襄陽——樊城這對位於漢水兩岸的雙子城。

“必須想辦法支援張溫!”應奉臉上再無平日裡的鎮定:“否則樊城一旦失陷,蛾賊就能沿丹水逆流而上,水陸並進,直撲宛城,則大局危矣!”

“不錯!樊城不得有失!”

“可是漢水上都是蛾賊的船隻,我等在南岸,樊城在北岸,如何支援樊城呢?”

“可以出城攻擊江上的蛾賊戰船,牽制蛾賊!”

“敵眾我寡,出城恐怕會陷入險境!”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辦法了!”

漢軍的軍官們爭的不可開交。對於現代人來說,很難理解位於南陽盆地的宛城在東漢時期在全國的地位。首先南陽郡不光是東漢的帝鄉,還是東漢的第一大郡,人口240萬;其次宛城從戰國時就是有名的產鐵地,冶金業在全國排名靠前;第三南陽盆地的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平闊,與江漢平原有發達的水路交通,與洛陽盆地只隔著一道熊耳山脈。換句話說,一旦南陽盆地落入蛾賊之手,漢軍想要將其奪回來就很難了,最好的結果也是要遷都去河內或者關中。自然要在這裡和蛾賊拼到底。

“如今之計,只有在這裡與蛾賊決一死戰了!”有人感嘆道,:“只可惜不能再等一段時間,等朝廷編練的新軍趕到再戰!”

“是呀!”另一人嘆道:“若是早知如此,就應該在漢水上架一座浮橋,聯通南北,這樣既能在兩岸間調配大軍,又能阻隔賊人水師北上入丹水。”

“對了!”田晏道:“強弩將軍魏聰不是已經領兵抵達江陵,為何不令其出兵,與我等夾擊蛾賊呢?”他是河北人氏,常年在西北領兵和羌人交戰,後來被調入京師在北軍,隨軍南下增援馮緄。

“是呀!”

“馮車騎可以修書令其出兵,夾擊蛾賊!”

彷彿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將佐們紛紛向馮緄發出請求。在他們看來這簡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馮緄是車騎將軍,魏聰不過是個雜號將軍,馮緄下令魏聰豈有不接受命令的道理?但馮緄和應奉卻知道魏聰的底細,相視苦笑,這位大爺若是肯派兵夾擊蛾賊,早就來了,何至於拖到現在?分明是想要坐觀成敗。

“魏將軍之軍長途跋涉而來,早已疲憊不堪,且要應付荊南的武陵蠻,能守住江陵已經不易,一時間恐怕無力出兵北上!”應奉開口替魏聰辯解道。不管怎麼說,將蛾賊消滅之前,還是最好別和魏聰撕破臉的好,說到底,哪怕他什麼都不做,只要呆在將領,蛾賊就要留一部分力量監視他,也算有所幫助了。

“是呀!”馮緄心領神會,咳嗽了一聲:“朝廷的援兵都給了我們這裡,魏將軍那邊兵力微薄,能自保就不錯了。對付蛾賊,還是隻能依仗我們自己!”

諸將面面相覷,蛾賊本來就兵多,控制漢水下游和長江之後,水師更是遠比襄陽當地漢軍強大,在襄陽、樊城這種分別在漢水兩岸的特殊地理情況下,誰水師強,誰就能更靈活的機動兵力,野戰上就有了先機。這種情況下漢軍守城都未必能勝,跑出去野戰勝算就更低了。

“照屬下看,眼下唯一的勝機就是夜襲了!”田晏道。

“夜襲?”

“對,賊人人多,白天打很難贏,夜裡卻有機會。今晚我們同時從水上和岸上夜襲,水上用火船襲擊賊人的水師,岸上募集敢死之人突襲賊人營地,水陸兩樣只要有一樣得手,就還有的打,如果兩路都失敗了,那就只有先放棄樊城為上了!”

“放棄樊城?那豈不是任憑賊人直撲宛城?”有人問道。

“也不能這麼說!”田晏道:“若是賊人從漢水入丹水,然後水陸並進直取宛城。那我們可以領兵綴其後,襲其後衛,斷其糧道。若賊人回師攻我,則堅壁高壘不與戰,時間一久,賊人必出破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