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漏?誰洩露的訊息!”
“是韓宜可那個老王八蛋,看著咱們賺錢不帶他,就胡亂告狀!”
“那事情怎麼處置?”
李景隆唉聲嘆氣,聲音有些萎靡:
“殿下讓我們趁著事情還沒有變得嚴重,抓緊進宮與陛下說此事。
並且要交出一大筆銀子,平息此事帶來的影響。”
徐增壽臉上的意氣風發一下子消失不見,轉而變得荒謬:
“這剛賺了這麼點銀子,怎麼又要交出去?
這.這.這咱們不白忙活了嘛!”
李景隆也是一臉無奈,搖了搖頭道:
“你先彆著急,就算是要交,也只是交一部分。
咱們先進宮,看看陛下的態度,或許陛下不會過於苛責。”
徐增壽心急如焚,雙手不停地搓著,嘴裡嘟囔著:
“我的錢我的錢.我還想著去關中買地呢!”
“什麼地?”李景隆有些茫然。
“要是真的遷都了,那關中的地還不飛起來啊,
我準備先去買點.這要是沒了錢,怎麼買?”
“啊?”
李景隆有些震驚地看著他,狠狠地照著他的盔甲來了一拳:
“你這小子,賺錢沒夠啊,
京中的地買了還不算完,還要買關中的地,
遷都的事兒還八字沒一撇兒呢,你也不怕砸手裡!”
“這不是兩手準備嘛,京中、關中都有地,怎麼著都賺錢。”
“行了行了,時間緊迫,咱們先進宮,常升還在城門口等著呢。”
徐增壽無奈地點點頭,強打起精神,跟著李景隆匆匆去找常升。
三人碰面後,來不及多說,便坐進了馬車,向著皇城而去。
馬車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常升坐在一旁,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李景隆則一臉憂慮,時不時地長嘆一口氣。
徐增壽則靠坐在一旁,生無可戀
“這個韓宜可,真是多管閒事,賺的又不是他家的錢,他著什麼急!”
徐增壽打破沉默,咬牙切齒。
常升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無奈道:
“如今說這些又有何用?
事情早晚會露出來,只是沒有想到居然這麼快,
希望陛下能網開一面,給咱們留點錢。”
李景隆咬了咬牙,說道:
“不管怎樣,等會兒見了陛下,先認錯。
陛下是個好說話的,不會太過為難我們。”
常升的臉色有些古怪,瞥了李景隆一眼,
他怎麼沒看出來,陛下哪裡好說話。
馬車在皇城門口停下,三人下了車,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跟著引路太監朝著武英殿走去。
一路走來,隨著距離越近,二人便越是不安。
終於,他們來到了武英殿。
宮殿巍峨壯觀,氣勢恢宏,
金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刺眼光芒,彷彿在彰顯威嚴!
引路太監走進宮殿,通報之後,出來對他們說道:
“陛下召見三位大人,請隨我進去。”
三人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緩緩走進宮殿。
宮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朱元璋端坐在上首,身著常服,面容威嚴,
眼神犀利如劍,正盯著手中一本奏疏。
三人進入大殿,朱元璋也沒有任何動作,
這讓他們心裡咯噔一下,對視一眼躬身行禮:
“臣等參見陛下!”
直到此時,朱元璋才抬起頭,淡淡地瞥了他們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難得啊,你們三人能來宮中看看朕。”
三人心中一緊,李景隆最為熟悉陛下,知道事情必然已經敗露,
隱瞞不如早說,便硬著頭皮說道:
“臣惹得陛下不悅,罪該萬死,懇請陛下責罰。”
朱元璋冷哼一聲,站起身來走到幾人身前,有些懊惱地拿著手指點著他們。
“你們啊你們,身為國公,拿著朝廷俸祿、受著百姓敬仰,是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嗎?
不一心為公,為朝廷分憂解難也就罷了。
你們倒好,竟做出這等與民爭利之事,讓朕怎麼說你們好!”
李景隆一下子就急了,連忙道:
“陛下,臣可沒與民爭利啊,
臣掙的錢都是那些商賈員外的錢,他們都是權貴!”
“行了行了.”朱元璋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誰是民誰是權貴你說的算嗎,
你知不知道,城中有人已經開始查了,遲早查到你們頭上!”
常升趕忙說道:
“陛下,臣等一時糊塗,才會做出如此錯事。
臣等願意彌補過錯,懇請陛下寬恕。”
朱元璋雙手叉腰,盯著常升,無奈地搖了搖頭:
“你們啊,年紀輕輕就搞出如此大的動靜,朕真是小看你們了!”
“說吧,誰的主意。”
徐增壽連忙開口,“陛下,是臣的主意!”
“閉嘴,毛都沒長齊,淨學人家胡咧咧,
子恭啊,你怎麼也跟著他們摻和在一起了!”朱元璋一眼就瞪了過去。
徐增壽脖子一縮,小聲嘀咕:
“賺錢的生意不摻和進去才是傻子。”
“呵”朱元璋嘴角抽了抽,呵呵發笑:
“是不是陸雲逸那個小子給你們拿的主意?”
三人面面相覷,露出震驚,事情怎麼露得這麼快?
朱元璋冷笑一聲:
“憑你們三個還想要瞞著朕,真是荒謬,
不是朕說你們,人家明明已經明說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你們倒好,守著口好鍋就不撒手。”
三人再次陷入震驚,怎麼連這事都知道了?
“陛下,您怎麼知道的.”李景隆面露震驚。
朱元璋沒有回答,而是說起了別的事:
“應天商行最近準備重修應天城南道路,
那些巷子年久失修,坑窪不平,
現在都要鏟了換上水泥路,這筆錢你們出了。”
三人一聽,頓時有了明悟!
常升連忙道:
“陛下,臣願出錢修路,以贖罪過。”
朱元璋瞥了他們一眼,自顧自走到一旁圓桌坐下:
“此事要儘快辦理,不得拖延,
修路的水泥與混凝土不得偷工減料,要用最好的,到時候將銀子給工坊。
若再有任何差池,朕絕不輕饒!”
三人連忙躬身:
“多謝陛下開恩,臣等一定盡心盡力,將路修好,不負陛下所託。”
“行了行了,坐。”
朱元璋指了指圓桌几個凳子,又指了指桌上的涼茶與瓜果:
“人老了牙口不行了,這些東西吃不動了,你們吃。”
三人老老實實坐下,
一人抱著一個大梨,小口小口地啃著
其間還摻雜了一問一答,
三人也從最開始的坎坷,變得輕鬆自然,像是以往那般。
“朱元璋十分感慨地說道:
“此風不可長,否則城中大大小小的權貴都要玩這等把戲,
也不用去騙到所有人,
隨意找個村落騙一騙那些不知道理的百姓便足夠了。
到時候百姓將田畝賤賣,沒了生計,
到時候又要朝廷來收拾殘局,得不償失,你們懂了嗎?”
“懂了懂了.”三人點頭如啄米。
朱元璋點了點頭,繼續道:
“這應天啊,哪裡都好,就是錢財氣太重,
看看你們多好的孩子啊,現在也變得見錢眼開。”
三人面面相覷,不知為何話又重了許多。
“還是北方好啊,南北分治了幾百年,北方要純粹許多,
以後朝廷去了北方,你們也能改改身上這銅臭氣。”
三人瞳孔驟然收縮,
他們這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準確的遷都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