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那個地方現階段確實挺荒蠻的,但資源是真的豐富啊。
東平王只要不造反,安心在東北發展,有個一百年也能搞起來的,正好守著遠東那邊挺好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承輝帝還真是一代英主,可惜侷限性還是多了點,對內比較手軟。
當然了,對內的問題從來都是最複雜的,也是最難辦的。
都是統治階-級,相互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無從理起。往往都是暴雷之後,才能處理,這叫名正言順。
東平王世子的拜帖賈璉丟在一邊,禮物收了可以回禮一份,見面是不可能見面的。
開啟下一份禮單,竟然是賈雨村的,言辭懇切的表達親近如故之意,賈璉只是笑了笑就放一邊了,並沒太當真。
禮單上的東西倒是不便宜,不是金就是玉,誠意滿滿。
實際上賈璉對財物並不在意,送禮就是這樣,你送的東西得送到目標的心頭好。
賈雨村真正的禮物是附信一封,客氣一番後表示,將以個人名義上奏陛下,建議官方籌辦實學刊物一份,作為國子監輔助教材。
看完信之後賈璉笑了笑,這個賈雨村還真是個人物啊。回京之後頻繁與林如海勾搭,賈府這邊略略疏遠,年節禮物倒是不曾缺漏,也算個八面玲瓏的角色。也就是他巴結的是林如海,換個別的內閣大臣,賈璉都有理由收拾他。
為了推廣實學,賈璉還是願意團結更多的人,只要不違背原則,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賈璉也不回信,只是親手寫了一份回覆的禮單。畢竟原則上三品以上重臣,私下不好與其他官員來往,如此有結黨之嫌疑。
後續賈璉又親自給林平和李冬的禮單寫了回執,關係不錯的下屬,也都是親筆寫回執。
這樣收到回執的人看一眼心裡就有數了。
更多的禮單回執,還是交給林之孝去處置,某些人的禮物,賈璉是絕對不能收的,這個林之孝是很清楚的。
比如送禮的是山西或者江南的人,林之孝都會直接退回去,賈璉早有交代過,以免弄錯。
最後賈璉特意交代王熙鳳,往宮裡送禮的時候,不能少了冷落了哪一個人,尤其是宮裡的元春和洛陽的李亨,都是萬萬不可疏忽的物件。
至於別人怎麼看賈璉沒忘記給李亨送年禮的事情,賈璉根本不在乎。
年底的李元也不輕鬆,尤其是一堆親戚們送來的禮單和信件,還有女眷進宮拉關係,討好太后和皇后,幫著說好話。
這幾天李元真是耳根不淨,每日給周太后請安時,晚上回坤寧宮時,突出一個絮叨。
這讓李元很不滿,說起這幫子皇親國戚,下半年皇家煤鐵集團上市之前,還是給了一些好處的,也算是雨露均霑了。現在股價都翻了三倍了,這些人還不滿足。仗著親戚的關係,又是要官,又是要錢的。
說實話李元不是沒有給這些親戚機會,關鍵他們也沒抓住啊。但凡給他們機會,每次從過程到結果都是一樣的。有點權利在手了,立刻想著往口袋裡撈好處,根本不想著把差事辦好,似乎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這讓李元非常失望,對這些親戚根本就沒信心了,下定決心以後這些人一律邊緣化,給個閒差養著就是。
也不是說不培養自己人了,而是讓他們去上學。國子監、皇家軍校、工程學院,只要願意去讀書,李元給機會幷包下一切開銷。
只要能脫穎而出,甚至是順利畢業的,李元都會給幾次機會。
也不要求他們特別突出,只要不給自己丟人,李元都有耐心慢慢的培養。畢竟當年的自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吃了無數的虧。
折騰了幾天,李元遭不住了,乾脆躲到乾清宮裡,哪都不去了。
晚上一個人睡,挺好的!
總之除了每日去太后處,其他女人一律不給單獨見面的機會,免得她們嘴吧嗒個不停。
周太后還是好的,開始說幾句,給孃家人爭取一點利益,李元沒虧待他們,周太后也就不說了。
知道孃家人不爭氣,承輝帝給過機會,李元也給過機會,都沒能好好把握,乾脆就不廢話了,最多私下裡補貼一點。
其實李元現在挺後悔耳朵根子太軟,當初原始股就不該給的太多,應該少給一點的。
算上以前的事情,徹底看清楚所謂的自己人慾壑難填,李元也能硬下心來了。
內閣方面還是希望李元能在年前做個決斷,至少要將山東方面的人選定下來。
山東現在缺了一個巡撫一個布政使,李元看著名單就不想處理。在人事問題上,先生是最不願意沾邊的。
三品以上的官員,那是皇權專屬!
李元下意識的有了傾向,看完名單丟在一邊,讓胡敏把最近一份來自徐州知府李冬的奏本拿來。
這個李冬,李元是有印象的,賈璉的同窗,也是個做實事的官兒。每到一處,先整頓刑獄,糾正風氣,然後抓基礎建設,修橋鋪路興修水利,然後才是稅收和教育。如今李冬又上了一份奏摺,主要內容是關於地方礦山,官府管理過於混亂。以徐州為例子,偌大的賈汪煤礦,每年官府收的租金居然只有五千兩,即便如此,前任還得意洋洋的作為一項了不起的政績拿來吹噓。
李冬上奏彈劾前任知府,要求朝廷派巡視組來調查前任在礦山管理上的問題。並強烈主張,賈汪煤礦要收回官營,並表示年底之前整頓民間私開煤礦的行為,並且建議朝廷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相關大整頓。
看完李冬的奏摺,李元放在一邊,讓胡敏去找一下,十月份登州知府送來的一份奏摺。
胡敏找出來後,李元仔細的看了起來,這是一份關於地方上如何因地制宜,發展工商,提高民生的奏本。
登州知府林平在任期間,鼓勵民間養豬,豬苗由官府提供,百姓只管養,養死了不用百姓負責,年底官府回收。飼料方面,也由官營的飼料廠提供,利用魚粉和豆粕混合飼料養豬,能大大的提高養豬效率。林平在登州五年,稅收翻了一番,來源有二,一個是鼓勵漁業,一個是鼓勵養殖。
林平這個知府幹的非常不錯,他的舉措真的達到了惠民的目的。比如說養豬,官府給百姓提供豬苗和飼料,年底前收回了豬肉,價格是官方定的,非常的公道,確保百姓每頭豬一年能帶來五元的收入。當然了,免費提供只是第一年才有,產業興旺之後,只有第一批合作的養殖戶,才有繼續免費的待遇。後續看到好處加入的養殖戶,想佔便宜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