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弼要籌措一場攻堅戰,需要的準備時間還是不短的。
徐州這樣的堅城,守軍誓死堅守,城防設施又完備,金兵光是要把護城河填出缺口、以及籌備重型攻城器械,前前後後加起來起碼大半個月。
金人不可能拿女真本族的性命來填這種缺口,就把之前軟骨頭降金了的宋軍頂在前面,以及各路主動投金當漢奸的早期投機分子,讓他們去運土填河。
還有一部分契丹人、奚人士卒,也都被拉去做放箭壓制城頭、或是監督炮灰推動攻城武器,在跟宋軍的持續對射中,也蒙受了相當的傷亡。
宋軍守城,普遍是有裝備投石機的,也就是砲車,之前金兵攻打汴京的時候,宋軍的砲車就發威過。只是當時汴京朝廷裡軟骨頭投降派太多,還發生過“宋軍砲手因為砸金軍砸得太準了,被己方宰執大臣以破壞和談的藉口軍法處置”的荒謬事情。所以汴京的禁軍有一些忠義之士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施展。
但是到了岳飛這裡,到了趙子稱麾下,這一切顧慮都不存在了。能打多狠打多狠,完全不需要留手。
岳飛也沒有手下留情,神臂弩反覆壓制,砲車也火力全開,在金軍填河的日子裡,著實殺傷了金人不少炮灰。
期間,也有個別所謂的金軍謀士、或是之前投降金人的漢奸文官,想要獻策幫完顏宗弼擺脫困境,於是就拍腦門獻了一些奇葩策略。
“請四太子明鑑!徐州自古難攻,但當年魏武帝曹操在此誅殺呂布,靠的就是水淹下邳!不如決泗水淹之!今日岳飛之勇,難道還能超過當年呂布?只要淹破城池,任他神勇蓋世面對萬軍重重圍困也難逃一死!”
完顏宗弼是懂點謀略的,不過他不瞭解南方的地理氣候,一開始還差點兒被這個說法誤導,稍微浪費了幾天時間。
好在金國內部也有明白人,後來完顏宗弼的謀主完顏希尹聽說這事兒,立刻進諫:“當年曹操破呂布,蓄水淹城兩月有餘,才初見成效,那是從秋天多雨時節就開始蓄水的。
如今已經是寒冬臘月,泗、沂水位頗低,要蓄多久才能淹到徐州城牆?而且我們和宋人各自擅長的戰法,與曹操、呂布又大有不同。
呂布乃幽並猛士,麾下多精騎而不善水戰,遭遇淹城戰力必然大減。曹操兵馬多為兗、豫本地之人,遇水也無所謂。今日我們大金才是北方以騎射立國的天下強軍,而宋人在徐州還備有水軍,淹城之後,泗水變寬,說不定還利於宋人做手腳。”
完顏希尹一番論述,三層道理明明白白,把完顏宗弼說得啞口無言,他也趕緊放棄了這個不靠譜的計劃,並且把瞎幾把紙上談兵的漢人文官痛罵了一頓。
“難怪你們宋人無能,讀書取仕也就罷了,結果讀的書還都是讀到狗肚子裡的廢書!讀了那麼多書狗屁謀略都沒有隻會胡說八道!”
那幾個廢物漢奸也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但絲毫不能反駁。
完顏宗弼說的是對的,科舉本身沒問題,考試取仕也沒問題,還有助於公平。
但問題是宋朝再往後,科舉考的內容已經越來越靠攏“公平、維穩”,至於考試考出來的東西有沒有用、是不是廢物之學,已經不在乎了。
結果都是一群只會掉書袋還自作聰明的貨色。
這種貨色在天下穩定、主要矛盾是自己人跟自己人內鬥時,還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一旦遇到大爭之世、需要面臨“國際競爭”,這些廢物的本質就暴露出來了。
你丫的要說讀書讀多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扛武藝不行,那也就罷了。畢竟術業有專攻,那些不是讀書人乾的活兒。
關鍵是連謀略這種動腦子的活兒都不如讀書少的蠻夷,那就太說不過去了,那總該是讀書人的特長了吧?把那些廢物書呆子漢奸罵退後,完顏宗弼也只好繼續按原先的節奏,毫無花哨地組織正面強攻。
又籌備數日後,總攻終於可以開始了。
一批批重型雲梯被無數炮灰士兵推著,由當日導致阿魯補陣亡的那批女真精銳監督著往前衝——完顏宗弼也不傻,他那天放的狠話終究只是為了嚴明軍法,不至於真的讓柺子馬騎兵直接衝頭陣先登,能當一線督戰隊就算不錯了。
當然,女真騎兵也沒後世很多看官想的那樣“只能騎戰,不能步戰”,那些重甲的鐵浮屠,下了馬也是可以披甲登城肉搏的,而且這些士兵普遍力氣很大,有些還能套雙層鐵甲步戰肉搏。
這一點跟後世清軍打明軍時差不多,清軍裡的八旗勇士,也經常有穿兩套布面鐵甲搏戰的,跟個鐵人一樣。
隨著雲梯和衝車上前,城頭的滾木礌石和弩箭也跟不要錢似地瘋狂潑灑而下。
不時有推雲梯的炮灰兵被射倒砸死,頭破血流腦漿飛濺,場面一度慘烈。不過那些督戰的鐵甲兵乃至雲梯車本身的結構,卻始終沒怎麼遭到威脅,緩慢而堅定地向前迫近著。
完顏宗弼身邊的部將,見狀也都盛讚他部署充分、穩紮穩打,居然把雲梯車造得如此堅固,在滾木礌石瘋狂砸擊下巋然不動。
不過,也有個別謀士覺得之前的籌備有些拖沓了,雲梯的強度有些過於冗餘,本來造得輕便一些,還能推得更快,耗費的日子和資源也能少一些。
而對於這種短視的看法,完顏宗弼直接就呵斥了回去:“你們這些鼠目寸光的東西懂個屁!宋人這兩年的火器之利,不容小覷!孤已經看出來了,這個趙子稱肯定早有不臣之心!你們都忘了麼,年初他出使我大金大營、刺殺二哥的時候,最後突圍時不但有幾把冒火光射鉛彈的神兵利器,還有一種遠比宋人尋常震天雷威力更猛烈的兵器。
當時要不是他仗著那幾顆雷炸散了堵營門的鐵甲長槍隊,他們幾個能衝出營去?月初渡泗水的時候,阿魯補被岳飛所殺,聽回報計程車卒說,岳飛又用了那種發射鉛彈的神妙兵器。既然他有鉛彈火器了,那些威力比尋常大得多的震天雷肯定也有!不把雲梯造結實粗厚一些,怎麼扛得住宋人的火器!”
完顏宗弼這番話,立刻讓軍中質疑者全部心服口服,所有人統一思想,齊聲下拜賀道:“四太子英明,我等遠遠不及!”
金軍裡也是有明白的人,而且還不少。趙子稱當初突圍時用到過手雷,完顏宗弼雖然沒有肉眼直接目擊,可當天他也在大營裡,聽到了手雷的爆炸聲,後來也趕到爆炸現場看過被炸死的金兵慘狀,當然能大致預估出宋人手雷的威力。
只可惜,他並沒有目擊手雷的實物,也幾乎沒有金兵注意到過那個實物長什麼樣,當時目擊的人都被炸死了。完顏宗弼也就沒法預估出手雷的真正尺寸。
或許在他想來,宋人也就只能把震天雷做到那麼大了,或許運動戰突圍的時候,帶的會小號一點,但再大也有限,火藥成本肯定也非常高。
……
徐州城上,岳飛並沒有一上來就暴露新式炸彈的威力,他還在用滾木礌石和弓弩殺敵,只為多消耗金人一會兒,別立刻就嚇跑。
岳飛雖然沒讀過經濟學,不知道“損失厭惡效應”和“沉沒成本”這些經濟學概念。但他樸素的兵法認知,也讓他知道“只有敵人損失得越多,他們才會越捨不得放棄”,一下子就把完顏宗弼打太疼,萬一他直接跑了呢?
所以哪怕金人有先登隊伍快前仆後繼衝上來了,岳飛也是先選擇親自帶隊堵口,一把鑌鐵雙鉤槍上下翻飛,左右狂掃,身邊的將士也都用長柄戰斧猛砍猛剁,即使有金軍鐵甲兵衝上來,也都很快被砍了下去。
個別沒有被當場砍死的,也都被沉重的大斧掀爛了甲片,然後被巨力推著墜城。鐵甲帶來的額外重量和慣性,足以確保墜落者必死無疑。
宋朝的禁軍已經淘汰了漢朝的斬馬劍、唐朝的陌刀,卻沒有發展出相應的、更新式的大力斬擊長兵器以對抗騎兵。這或許是宋兵普遍體格較弱、揮舞不動重型長兵器,只能用槍矛之類的捅刺兵器對付騎兵。而面對鐵甲重騎時,槍矛的威力就不夠看了,這也是歷史上岳飛發展出用鐵杖、長柄斧和鉤鐮槍對付鐵浮屠的主要原因,是宋人在戰時應急狀態下想出的權宜之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