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系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

第204章 民權的先行者

為了加快向新社會形態的過渡,單靠經濟是不足夠的。

文化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須知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政治。

林同曦意識到了這一點,隨後選擇讓沈星瑤、林悅澄、蘇若雪主持思想上的變法,推廣“新學”。

林、陳二人來到了洛河書院,而這正是教育變法的試驗田。

五大書院掌門齊聚洛河書院,拜見襄國天子陳雲軒、襄國後沈星瑤和變法領袖林同曦等人。

在例行寒暄後,幾人來到洛河書院議事廳,聆聽起關於變法的意見。

沈星瑤率先開口:“各位掌門,我等此次邀請諸位前來,乃是為了討論今後百姓之教化。”

“與以往不同,我朝現奉行君民共治,而非君主專制。”

“如此一來,以往有關君君臣臣的傳統思想,便不再適應當前需要。”

洛河書院掌門張尋鶴摸了摸鬍鬚,隨後提問:“我等早已聽說此事,恕老夫直言,此舉可是要顛覆神州數千年之觀念啊。”

“其中最受影響的,當屬皇家。”

“陛下,您當真想好了?”

陳雲軒點點頭,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朕不願當獨夫民賊,朕要追求的,乃是國泰民安之萬世!”

“古往今來,多少君主為了個人私慾實行苛政,讓百姓苦不堪言。”

“身為天子,理應造福百姓!”

“皇家雖一時受損,可換來的卻是百姓的擁護!”

燕雲書院的掌門點點頭,表示贊同:“此之謂舍小家而保大家,而大家反保小家,有如此賢明之君,真乃百姓之幸也。”

其餘掌門聞言,也跟著附和。

“雲軒謝過各位掌門謬讚,變法非一人獨行可成,朕懇求幾位前輩相助,共建大襄盛世。”陳雲軒抱拳行禮。

“這倒是不成問題,五大書院成立之初,便是為了教化百姓,使神州安定。”海右書院掌門孟求科點點頭,望向其餘四位掌門,“其餘四位老兄怎麼看?”

剩餘四位掌門皆是附議,這讓林同曦等人甚是欣慰。

“不過,我等該如何相助?”承天書院掌門問道。

林同曦拍了拍手,隨後讓人將一堆書籍拿了過來,解釋道:“這是我們連夜撰寫的書籍,還請五大書院以此作為教學經典。”

“至於其餘細節,則可問國後。”林同曦將手擺向沈星瑤的方向。

明和書院掌門先拿了一本,僅是看了前言,便開始感嘆,“原來這便是新學,放在前朝,怕是要殺頭。”

“活到老學到老,老夫算是漲了見識。”海右書院也跟著感嘆。

“這便是民權思想嘛……倒與先古聖賢有異曲同工之處。”承天書院掌門細細品賞字句。

五大書院掌門在看過之後,皆是同意了教授新學的請求。

與此同時,林同曦還提出了另一個建議——與五大書院進行深度合作。

所謂的深度合作,即五大書院為襄國培養人才,襄國則為其提供資金等支援。

五大書院擁有最好的教學資源,更是盛名已久,由其培養頂端人才最為合適。

以往,五大書院的弟子都為書院獨享,像顧青璃這種出來做官的是極少數。

五位掌門思考過後,也同意了這個想法。

雖說五大書院影響力很強,但這畢竟是隻針對頂尖人才的,能進書院的終究是少數人。

要想擴大“新學”影響力,就必須抓住平民教育和輿論板塊。

對此,林同曦將這一任務交給了同為現代人的林悅澄。

畢竟都是現代社會薰陶過的成年人,林悅澄對這一套是比較熟悉的。

“悅澄,學校和報社建立得怎麼樣了?”林同曦提問。

林悅澄一臉自豪,依次帶林同曦參觀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

雖說加起來只有四間,但好過沒有。

林同曦摸了摸林悅澄的頭,讚揚起對方:“不錯,看來沒白供你上學。”

“嘻嘻,我別的幹不了太多,說起學校那可是太熟悉了。”林悅澄一臉得意。

說起這個……林同曦倒想起了林悅澄的理想,那便是當老師。

只可惜身體原因,林悅澄無法繼續學業,必須到醫院治病。

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在腦子裡構思,這樣一來反倒讓她接觸到了作家的道路。

兄妹二人說著說著,便來到了報刊。

由於印刷術的發展,報刊有能力供應足夠的報紙。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的發展,不少人不僅有錢了,還產生了對資訊資訊的需求。

因此,報紙銷量一路上漲。

報紙作為輿論戰場,至關重要。

什麼能登報,什麼不能登報,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好在林悅澄有出版經驗,制定了不少措施應對,提前避免了不少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