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系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

第202章 破解興衰怪圈的答案

“我們把這個叫做實際正確,假如孫子因為提出不同意見然後被爺爺和父親混合雙打,那麼正確便會變得不正確。”

“爺爺的權威被削弱,而孫子也不敢尋找正確的答案……”

陳雲軒得出答案,補充道:“於是乎,正確也變成了不正確。”

“不錯,但假如說爺爺相信孫子的答案,讓其勇於嘗試的話……”林同曦繼續引導。

“那麼形式正確和實際正確就成了一體,變得完全正確。”陳雲軒繼續補充。

林同曦點點頭,隨後將這個邏輯代入到問題,“君主便是形式正確,而百姓便是實際正確。”

“雲軒,你是否認為自己全知全能?是否能夠完全忽視個人好惡,全身心造福百姓?”林同曦忽然發問。

“……不能,但在下會努力。”陳雲軒如實回答。

“那你的子孫呢?”林同曦繼續發問。

“在下會努力培養他們,令其為民造福。”陳雲軒答道。

“無數賢君都是這麼想,只可惜後代子孫不如他們所願,就比如盛太祖和盛隋宗。”林同曦哀嘆一聲,隨後喝了口茶,給予陳雲軒思考時間。

“……的確在理,那麼同曦你的想法是?”陳雲軒思考許久,感覺對方在賣關子,便讓其主動說出。

林同曦咳嗽了一聲,隨後解釋道:“要想君主之位永不被推翻,那麼答案很簡單,那便是讓君主成為百姓!”

“讓百姓認為君主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維護好‘形式正確’。”

“可‘形式正確’並不是那麼容易維護,因為君主也始終會犯錯。”

“君主是人,即便強如盛太祖,也會犯錯。”

“但有些事情不會錯,讓君主只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去犯錯,便能維護權威,讓百姓相信君主代表百姓。”

“至於那些容易犯錯的事情,則交由臣子去做。”

“當然,臣子也會犯錯,我們再細分一下——讓臣子內部也有形式正確和實際正確。”

“前者掌管大方向,比如我們先前設定的進士閣,後者負責執行,比如執事房。”

“當後者犯錯時,前者予以糾正。”

“而後者負責執行,避開錯誤,努力實現形式正確和實際正確的有機統一。”

陳雲軒點點頭,隨後問出最後一個問題:“道理在下明白了,只不過該如何落實?”

林同曦再度喝了口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構建君民共治制!”

所謂君民共治制,其實是以君主立憲制為藍本。

只不過君主立憲制更強調立法,君主仍有權力,只不過為立法所限制。

而君民共治制就不太一樣,更強調共治,君主在最高的位置上統合百姓,與民眾共治天下。

“君民共治制?該如何構建?”陳雲軒對這個陌生的名詞表示不解。

林同曦接著畫出一幅圖,分別是天、地、人。

“除了雲軒外,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聽過‘三才’。”

“君主為天,民眾為地,臣為人。”

“皇帝負責形式正確,即天意。”

“民眾負責實際正確,即地基。”

“臣子則負責這兩者的統一,即人力。”

“君主將所有容易犯錯的事情交給臣子和民眾幹,即授權於臣民,只留下代表國家權威的職責。”

“民眾認為君主代表自己,便不會推翻君主。”

“即便推翻,也只是‘清君側’。”

“有君主在,天下就不會亂到哪裡去。”

“有民眾在,掌管權力的臣子就不敢對君主有篡位的心思。”

“有臣子在,就可以執行政策,造福百姓,維護君主權威。”

顧青璃聽懂了林同曦的意思,以玄學角度總結道:“此之謂水火既濟,共造良土,聽起來的確是不錯的制度。”

火旺了,土地便會變得乾裂,也就是君主實行暴政。

水多了,土地便會溼重,也就是君主被架空。

太乾太溼,都不利於種植作物,即百姓無法安居樂業。

陳雲軒點點頭,終於知道林同曦為什麼解釋這麼多了。

繞這麼一大圈,無非是擔心直接說出“授權”會引起陳雲軒的猜忌。

可今日的他已經不是昔日的他,與權力相比,他更在乎百姓。

須知今日的君主,到了來日便有可能變成顛沛流離的百姓!

【陳雲軒進一步參悟大道,心性+10,心性已達100,解鎖天賦天下為公、金石不渝】

【天下為公:當採取民權體制時,陳雲軒的每一項舉動都容易收穫民心】

【金石不渝:陳雲軒堅信林同曦描繪的情景,會堅定維護民權體制】

“同曦兄,朕願與你們一同建設這共治天下!”陳雲軒伸出手。

林同曦終於鬆了一口氣,握住對方的手,“雲軒兄,讓我們一同努力,共建百姓無憂之萬世基業!”

在歷史這一答卷上,面對王朝興衰的迴圈怪圈,陳雲軒和林同曦率先嚐試答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